• 29阅读
  • 0回复

扶贫兴学——记“扶贫状元”刘志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1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扶贫兴学
  ——记“扶贫状元”刘志强
  陆晓斌 赵承
  在广东香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强的履历中,记载着许许多多的荣誉,然而,他最看重和引以为荣的,却是最近获得的全国“扶贫状元”的称号。扶贫兴学,是他近年来所钟情的一项事业。
  从1992年以来,刘志强领导下的香江集团扶贫、助学、赈灾以及兴办各类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超过1亿元,解决了1万多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刘志强出生在广东一个普通家庭。十年前,他与妻子翟美卿一起,创办了一个小商场。创业阶段,夫妻俩摸爬滚打,备尝艰辛。就在创办企业不足两年的时候,刘志强凭着一颗善良的心,开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救助老弱病残,以及很多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家庭。对于此时的刘志强而言,扶危济困的善举完全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是一种做人美德的体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刘志强的小商场,成长壮大为名动一方的香江集团。刘志强体味到,创业成功,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支持,社会大众的哺育。他意识到一个企业家对于社会的应有责任,并希望以自己的善行回报国家和社会。在企业经营不断扩大的同时,刘志强开始把扶贫当作自己整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位拓展。
  在自然灾害面前,香江集团慷慨解囊,捐资达到500万元。长江大水、张家口地震都有刘志强扶危济困的身影;对于贫困山区,他不吝投入。2500多万元的扶贫项目使2000多名贫困农民受益;对下岗职工,他加倍呵护。三年多来,香江集团投入大量资金,在一些老工业城市与20多家特困企业合作建市场,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刘志强在扶危济困的同时,更注重提高扶贫对象的素质。文化扶贫和教育扶贫成为他的扶贫事业的重要内容。1995年以来,香江集团先后在广东、云南、四川等地捐建了29所学校,在广东开设了多处“香江春蕾初中女童班”,帮助8000多名大中小学生重返校园。不仅如此,刘志强还要到边远山区的学校了解探望,把山区的孩子们当作亲人,亲热不已。他把与贫困学童的合影当作自己最值得回忆的留念摆放案头,倍加珍重。
  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刘志强出资500万元,设立中山大学“香江奖励基金”,以重点扶助培养西部贫困大学生,为西部未来的发展准备人才。同时,他还决定在西部捐建10所学校。
  刘志强以一个现代企业家的广阔视野和博大情怀对扶贫助学事业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并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他被推举为著名扶贫社团“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并荣获“光彩事业勋章”。
  刘志强扶贫济困的行为也深深感染了扶助的对象。由香江集团资助的来自贫困山区的瑶族女大学生房秀丽,今年7月毕业于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外语系,自愿报名前往西藏任教。她说:“我作为一个家境贫寒的瑶族女孩子,能顺利读完大学,这要感谢香江集团对我的资助。我唯有好好工作,为贫困边远地区培养更好更多的人才。”刘志强的扶贫事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示范效应”。
  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我国的扶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要彻底消除贫困,还需要几代人付出艰辛。“扶贫状元”刘志强说,香江集团要发展,我的扶贫助学事业也要继续做下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