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播撒爱的种子——新疆落实中央“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15
第4版(要闻)
专栏:

  播撒爱的种子
  ——新疆落实中央“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纪实
  李忱 樟楠
  大西北的严冬,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西部开发助学,把党和人民的关爱,播撒在贫困大学生的心中。
  今年9月,为配合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帮助西部地区培养人才,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在西部12省区市组织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通知》后,新疆随即成立了以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吴敦夫为组长的自治区“西部开发助学工程”领导小组,并迅速展开了工作。
  根据“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通过基层推荐,各县市文明办和教育局考核,从近千名贫困大学生中筛选出100名资助对象。这些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每年将得到5000元资助,学校对受资助学生的学费也将减半,这项工程连续实施5—10年。
  10月中旬,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召开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大会上,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6所大学的65名受资助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领取了资助款及学费优惠证明。新疆大学计算机系学生帕提古丽·玉努斯接过助学款后,激动得哭了。原来,她是个汉族弃婴,出生时便遭父母遗弃,维吾尔族玉努斯夫妇收养了她。养父养母分别于1984年、1990年去逝后,玉努斯老人的女儿乔力盘·玉努斯又接着抚养她。乔力盘生活也很困难,但当帕提古丽·玉努斯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乔力盘仍借钱送她上了大学。帕提古丽·玉努斯说:“我一定刻苦学习,将来报答我的维吾尔族亲人,报答党和国家。”
  新疆大学中文系学生迪丽拜尔·阿不利米提,从小生活在库车县一个贫困家庭,她多次面临辍学的艰辛,但每次都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当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忍痛变卖了仅有的结婚戒指,但仍凑不够学费。当她接到“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款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10月18日,为解决新疆在外地就读的贫困生的燃眉之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长明等4人分两路赴全国11个省区的19所大学,把资助款送到35名贫困生手中。杭州大学新生钟柱从刘长明副部长手里接过5000元现金时,激动得泪流满面。钟柱的家原住在湖南山区,父母去世后,他投奔了远在库尔勒的堂爷。堂爷家境也不宽裕,但当他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堂爷为他凑了1000元路费。入校后,他没钱交学费,也没钱吃饭。学校为他安排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解决了伙食费。钟柱接到资助款后说:“共产党是我最亲的人。”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极大地激发了莘莘学子发奋读书、建设家乡的强烈愿望。在四川大学就读的受资助生刘杰说:“党和国家时刻牵挂着我们这些贫困学生,使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接过资助金,我心中升起了一种神圣的责任感。毕业后,我一定回到生我养我的新疆,把火热的青春投入到西部大开发中。”郑州黄河科技大学朱玛古丽·塔海依等4名预科生,接过资助协议书,看了上面关于毕业后回新疆工作至少5年的条款后,毫不犹豫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们说:“党对我们这么关心,不要说回新疆工作5年,干一辈子也心甘情愿。”
  新疆大学经管系学生阿依努尔·吐尔逊代表全体受资助学生倾吐了肺腑之言:“我们一定会铭记党和国家的关怀与爱护,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