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风雪祁连云杉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15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保卫绿色 关注森林

  风雪祁连云杉青
  本报记者 裴智勇
  保卫绿色 关注森林
  千里祁连冰封雪飘,河西走廊银装素裹。日前,记者冒雪沿312国道驱车河西,苍穹寥廓,四野无人,远处祁连山如白色巨龙伏地西行,逶迤相伴,影随车移,使人遐想翩翩。久闻祁连山盛名,到张掖遂下决心冒严寒深入雪山,一睹真容。
  “祁连山在甘肃境内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50—120公里,总面积265.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7.3%,冰川面积1334平方公里。祁连山的水源灌溉着河西走廊70万公顷良田,养育着河西400万人民。”在我们从张掖市驶向祁连山的途中,甘肃省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车克钧同志边走边介绍。一路上,从车窗放眼望去,远山带雪,与天齐,与地接,煞是迷人。据介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核心区原则上不让人出入,缓冲区和实验区都有人活动。在保护区里,有高等植物1044种,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主要是祁连圆柏和青海云杉。据说,有的树年龄有1000多年,4个人也抱不住。雪豹、白唇鹿、藏野驴等国家一级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我们的原则就是把核心区封闭式保护,让动植物自生自灭。”车克钧说。
  车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西水保护站,算是真正到了自然保护区的地界。整个保护区有22个保护站。当我们来到海拔2700多米的观台护林站时,满眼雪色,31岁的护林工人潘文和几个造林工人出来迎接我们。他告诉记者,这个小站有3个护林工人,每年10月到次年5月间是防火的重要时期,他们得细心看护林区。我们在他简陋的住室里,看到贴在墙上的护林条款和工作安排。在闲时,他们轮流到牧民帐篷里去宣讲森林法和防火知识。保护区1999年筹资配备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发挥了重大作用,潘文等护林工人每天上午9时30分和下午3时30分定时向保护站汇报情况。车克钧介绍说,建国以来,祁连山区无森林火灾和重大毁林案件发生。从自然保护区1989年建立到现在,全区累计造林5万亩,育苗4000亩,封山育林150万亩。
  下山时,零星见到一些羊在荒坡上觅草。保护区的同志说,放牧和封山育林也存在矛盾,还有378户牧民生活在核心区,搬出来是当务之急。说到今年的造林,保护站的滕站长说,造林经费短缺,有的山坡水上不去,造林的成活率低。整个保护区的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人员工资和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但是,群众自觉参与、支持祁连山保护的意识日渐增强,积极性很高。
  “祁连山上一棵树,河西走廊一眼泉。”祁连山的水源涵养林和冰川是巨大的天然复合水库,河西人民视为命脉。当我们从祁连山迎风踏雪归来,那屹立山坡挺拔俊秀的青海云杉已深深映入心里,那是涵养我们生命的绿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