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从陈章良编小丛书谈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15
第8版(教育)
专栏:

  从陈章良编小丛书谈起
  王娜梅
  本报曾刊登过一条陈章良为青少年主编科学教育小丛书的消息,看后甚感欣喜。作为著名生物科学家的陈章良可谓身兼重任、工作繁忙,但他能在百忙中与另外10多位生物学教授和博士执笔为青少年写科普文章实属难得,他们的行动为科学界带了个好头。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克隆”、“基因”、“病毒”等等,层出不穷的新词让人眼花缭乱。因此特别需要一些科学家能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创作一些科普读物,答疑解惑,普及科学知识。六七十年代,科学家高士其拖着病残之躯笔耕不辍,写下了许多深受青少年欢迎的科普著作,成为青少年热爱的科学家。这些年来,一些老科普作家年迈体衰且社会活动繁多,知识也有些陈旧老化,科普创作已力不从心。年轻的一代或因对新的课题不甚了解,或因信息不畅,或因不是自己的专业,常常使创作不够成熟。因此科普创作队伍青黄不接。要想把一些新的技术、新的科学普及化,写得通俗易懂实属不易,从某种意义上讲,写科普文章比写论文要难。但是近年来不少人反映科学界对科普创作不那么重视,似乎搞科普创作是不务正业,比如评职称时科普著作就不算数等等,这也是影响科普作家创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处于生物科学研究前沿的陈章良教授及其同事们能够执笔为青少年主编一套生命科学小丛书的行动值得赞扬。愿更多的处于科学研究前沿的中青年科学家为青少年多写些科普读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