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小城忧患多——再访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16
第3版(国际)
专栏:连载

  小城忧患多
  ——再访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于宏建
  宽广的第聂伯河曾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斯拉乌季奇。如今,用斯拉乌季奇命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卫星城已度过12个春秋。乌克兰这个最年轻的小城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休戚与共,核电站的命运也总是牵动着小城居民的心。在核电站厂区参观活动结束后,记者驱车前往斯拉乌季奇市参观。
  斯拉乌季奇位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三国交界处附近,距切尔诺贝利核电站50公里,离白俄罗斯边界仅12公里,是核电站员工及其家庭生活居住的“大本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爆发后,当局很快就出台一项计划,决定建设一座替代位于“死亡区”内普里皮亚季市的卫星城。1986年11月立项,1988年3月第一批居民入住,与此同时修筑了一条连接切尔诺贝利和斯拉乌季奇的公路,这为核电站恢复正常运营提供了基本保障。
  通往斯拉乌季奇短短50公里的公路有的路段竟然从白俄罗斯穿境而过。行驶半个多小时,穿过片片丛林,汽车终于驶入斯拉乌季奇市。记者眼前豁然一亮。城边一幢幢整齐的红顶二层小楼错落有致,厂房和货栈显露生机,路旁一个马术训练场设施齐备,让人吃惊。市区树木茂盛,道路宽敞,宅区整洁,尽管冬季寒冷,也显现出该城的秀美。
  据介绍,斯拉乌季奇市占地7.5平方公里,由原苏联8个加盟共和国的建筑师设计和建造,因此具有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不同的建筑风格,别具民族建筑特色。全市共有住宅7000余套,其中20%为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该市商业、市政、教育、文化、医疗和体育等设施一应俱全,经常承办一些国际艺术节和展览会,堪称独联体最年轻的现代化城市。
  然而,该市市长乌多维琴科却道出一番辛酸。他说,本市人口2.7万多人,其中6000多劳动人口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另外,该市依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每年的财政拨款1200万美元。核电站关闭将导致大批居民失业,市政府也将失去主要财政来源。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一场惨重的社会灾难必将降临该市。
  在有关方面协调下,目前已制定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员工和斯拉乌季奇市居民社会保障计划,着手解决城市发展和就业等棘手问题。乌政府还决定在斯拉乌季奇市建立经济特区,相关法律去年6月已经乌议会批准。斯拉乌季奇市去年引进外资210万美元,但这只是杯水车薪。专家估算,要解决斯拉乌季奇面临的社会问题,今后15年内至少需要10亿美元,依照乌克兰现有经济实力,斯拉乌季奇市的社会保障计划很难落实。毫无疑问,随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关闭,斯拉乌季奇的居民将面对一个异常寒冷的新年。
  告别斯拉乌季奇市时,夜幕早已降临,望着这座夜色中的边陲小城,记者不禁默默地在心里为她祝福:斯拉乌季奇,请多保重!(下)(本报基辅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