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黄河水清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16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边走边看

  黄河水清清
  石湾
  乍看这题目,读者诸君也许会觉得这是痴人说梦。是的,无人不晓黄河水是黄的,连孩童都会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俗语哩,黄河水怎会是清清的呢?
  可是,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那是7月24日上午九时许,在我随团由西宁出发赴果洛考察途中,车过贵德黄河大桥时亲眼所见,绝不会错。
  此前,我从未到过青海,更不知有果洛。当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响应党中央“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准备组织常委们赴果洛藏族自治州考察时,我面对一张全国地图,竟找不到果洛之所在。到了西宁才得知,此州并非以城市命名,州府所在地名叫大武,仅是归属玛沁县的一个镇而已。从西宁到大武,将近四百五十公里,据说要翻十二三座山头,二过黄河,乘大巴的话,大约需要十一二个小时才能抵达。因此,我们天将亮就起床吃早餐,不到七点钟就上路了。同车的二十多人,都是第一次去果洛。两个多小时后,当一条清清的河水出现在眼前时,我们不禁异口同声地问:“这是什么河呀?”说实在的,我当时竟忘了正置身青藏高原腹地,而仿佛是在3月的皖南,见到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新安江,那绿如蓝的春水悠悠东去,展现出一派迷人的风景。直到车至桥头,见立有一块“贵德黄河大桥”的石碑,我们才齐声惊叹:“原来这就是黄河!”
  我们都知道,黄河发源于青海,但谁也没有想到,这黄河上游的水会是如此之清!这太令人感到意外了。于是,几乎是同时产生了一个急切的愿望:快停一下车,让我们下车去,在清清的黄河边留个影!
  因为率团的领导同志不在我们车上,他们和东道主乘坐的切诺基早已过了贵德黄河大桥,所以,我们乘坐的这辆大巴也就不便在此擅自停车了。好在两天后我们从大武返回西宁,还要从这里经过,到时和率团的领导同志一起在此小憩,尽情观赏清清的黄河水也为时不晚。就这样,我们乘坐的大巴缓缓驶过了贵德黄河大桥。在江南水乡长大的我,心想着:下回路过这里,一定要下到黄河岸边,畅饮几掬清清的黄河水!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喝这清清的黄河水,就如同吮吸母亲甘甜的乳汁,该有多美啊!……
  然而,当我们在7月27日下午从神奇的果洛草原回到这里时,黄河却变了颜色,滚滚东流的河水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泥沙俱下,一片混沌!那天,按东道主的安排,我们原本是定在上午九时离开大武,就是为了能在过贵德黄河大桥时多停留些时间,才提前两小时出发的。一路上大巴车也跑得很顺当,万没有想到,我们再见到的这距源头不远的黄河上游,竟与昔日在黄土高原见到的黄河中下游一般容颜了,这不能不令我们感到,两天前没有在此下车,将清清的黄河水留在我们的镜头里,是一个天大的遗憾!
  仅仅相隔两天,清清的黄河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位同伴望河兴叹,感慨万分地说:“黄河给我们上了一课,再不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大西北的开发就是一句空话!”这时,我们一下子全都明白了,原来是黄河的最上游地段昨夜下了一场雨,由于植被遭受破坏,山水挟带着泥沙汇入黄河,就将两天前尚且清澈见底的河水变成了如此恣肆的一脉浊流!
  说来也巧,就是在下榻大武雪山宾馆的第二天,我从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节目里,看到了记者对年仅四十三岁的青海省省长关于开发大西北的访谈。给我印象极深的一点就是,这位全国最年轻的省长谈道,青海的大开发,首先就是要保护和治理好生态环境,其一大举措是把黄河、长江、澜沧江源头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封起来,建成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种草造林,恢复植被……这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造福子孙万代的艰巨工程。我想,假如若干年后我们再有机会来到青海,就不仅会看到草原更加丰美、山谷更加秀丽、雪峰更加圣洁、原始森林更加苍郁,而且也一定能看到清清的黄河水日日夜夜从世界屋脊上流过!到那时,我们定会饮罢母亲河甘甜的乳汁,深情地唱一曲西部大开发的赞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