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市场撑大了临沂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17
第4版(综合新闻)
专栏:

  市场撑大了临沂市
  本报记者 宋光茂
  初到沂蒙山区的中心城市临沂市,定会大吃一惊。这里城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5平方公里的地盘上5万多商贾坐店,每天还有20多万奔市场而来的“流动大军”,年交易额200多亿元,市场排位,江北第一,全国第三。城内9个长途汽车站,每天为进出市场的商人发出2100多次班车,南到广州,北到哈尔滨,西到乌鲁木齐。沂蒙山区不再是被大山封锁着的“世外桃源”。市场带起的座座星级宾馆,几乎天天客满。市场已经托起了整个沂蒙山区。
  1986年10月28日,临沂第一个专业批发市场——临沂纺织品批发市场正式开业。当天,商贩们总收入近50万元。眼见市场日益红火,沂蒙人进军市场、告别贫困的意识一下子形成了,在沂蒙山区叫响了“发展一个个体户,增加一个富裕户,减少一个贫困户,一户富了带多户”的口号。轻税、薄费、简化手续,拆迁、集资、招商募股,客商从五湖四海云集而来,市场滚雪球般扩展。现已在临沂市区集中建设大型专业批发市场39处,八百里沂蒙山建起集贸市场979处。
  市场兴,百业兴。市场繁荣带动了沂蒙山区第二产业的大发展。临沂市所属的沂水县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布鞋城,年产布鞋1亿多双;平邑县建成了金银花城,金银花产量占全国的70%;郯城建成了糖果城。为塑料批发市场提供货源的塑料厂家就达450余家。现在全市靠市场带动的专业生产村已达1200多个,专业乡镇51个,工业园区105个。
  市场的兴旺,还带动了临沂的城市建设。十几年前的临沂城,骑自行车从东往西遛,不用蹬车不需刹闸,即可出城。几座被称为大楼的建筑,也不过是两三层的商店。如今,高楼林立,马路宽阔。城西的公路从临西一路一直修到了临西十路,一条比一条宽。路修到哪,市场就建到哪。
  临沂市1995年整体脱贫,这片大市场功不可没。今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0多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0多亿元,市场直接和间接的贡献率超过了20%。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