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论实现“十五”计划良好开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19
第1版(要闻)
专栏:

  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
  ——论实现“十五”计划良好开局
  本报评论员
  我们即将进入新世纪。明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是保持经济增长良好势头、乘势前进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一年。近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落实好这一方针,也是实现“十五”计划良好开局的根本保证。
  坚持扩大内需,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的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已从过去困扰我们的物价持续上涨、商品供不应求转移到经济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商品供大于求、社会需求不足等方面。近三年来,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有效地刺激了投资、消费、出口增长,扭转了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两年下滑的局面。但是前进路上又出现许多新问题,特别是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低迷、就业压力加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比较突出。说明扩大有效需求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们解决经济运行深层次问题的必由之路,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仍占相当比重,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亟待加快,人民生活亟待进一步改善。坚持扩大国内需求,努力开拓国内市场,既是加快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
  坚持扩大内需,也是我们应付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局面要采取的明智对策。虽然亚洲经济已经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开始步入复苏,但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原油价格上涨,国际汇市、股市振荡等都增添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立足国内需求,可以使我国经济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减少对外部经济的依赖,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坚持扩大内需,说到底就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把发展作为主题。近年来,我们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有效地遏制了通货紧缩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当前扩大内需所采取的重大举措。从经济发展的要求看,近期仍有必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巩固和发展目前经济回升的良好态势,必须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过早地调整政策方向和力度,可能使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出现逆转,丧失发展的机遇。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通过政府投入拉动经济增长仍然十分必要。全面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要重点搞好在建基础设施项目,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支持科技教育发展和企业技术改造,加大西部开发力度。要加强监督和稽查,管好资金,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效益。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促进企业和社会投资增长。要把发行国债同优化支出结构、推进财税改革、加强税收征管等结合起来。
  落实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还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必须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努力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金融系统要切实加强监管,严格法纪,确保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要全面落实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促进消费的各项金融信贷措施,支持各方面对资金的合理需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金融安全才能得到切实保证。要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手段,调控经济运行。
  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出现了重要转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2001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已经明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乘势前进,在新世纪的第一年起好步,开好头,取得更大成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