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后来居上——听中国爱乐乐团首演音乐会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19
第4版(要闻)
专栏:

  后来居上
  ——听中国爱乐乐团首演音乐会有感
  卞祖善
  12月16日晚,中国爱乐乐团(以下简称“中国爱乐”)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首演音乐会,在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余隆先生的指挥下,乐团首先演奏了瓦格纳的歌剧《唐豪瑟》序曲。这首乐曲的难度颇大,但其演奏驾轻就熟,生机勃勃,一气呵成,可圈可点。特别是尾声弦乐的穿透力如此之强劲,一反大多数乐团演奏此段时那种在长号咆哮下近似挣扎的尴尬局面。
  迄今为止,这是笔者听我国乐团诠释这部作品的最佳演奏。开场的序曲立即显示了乐团编制全、规模大和水平高的雄厚实力。毋庸置疑,“中国爱乐”以“国内一流、亚洲前列、世界著名”作为自己逐步发展的奋斗目标的“三步走”的宏伟战略,随着它的首次登台亮相,“国内一流”的目标已一步到位,可谓后来居上。“中国爱乐”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交响乐事业在临近21世纪之际,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音乐会上半场还演奏了鲍元恺的三首管弦乐曲:《走西口》、《小河淌水》和《对花》(选自套曲《炎黄风情》)和郭文景的序曲《御风万里》。前者的抒情细腻与后者的热情奔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爱乐”以“向全世界的听众介绍中国的优秀交响乐作品”为己任,无疑会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中国交响乐的创作。当乐团奏到《御风万里》尾声之时,音乐如旭日东升,金光闪闪,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它似乎让人们感受到这样一个象征: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前景辉煌、鹏程万里。
  17日晚的上半场,“中国爱乐”与普雷特涅夫联袂演出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令全场听众欣喜若狂。大师精湛高超、动人心魄的演奏和乐团生动机敏、水乳交融的协奏相得益彰,精彩纷呈。
  下半场的曲目为勃拉姆斯的G小调钢琴四重奏,作品25号(勋伯格为管弦乐队配器)。其分量与勃氏的交响曲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由此亦见余隆先生选曲的苦心孤诣、独具匠心。这部作品要求一个编制庞大的管弦乐团的各个声部在演奏上不仅要具备室内乐的功底,还需兼备演奏现代乐队协奏曲那样的高难度技巧;它集古典与现代管弦乐技法于一炉,既是训练乐队规范化的作业,又是不可多得的音乐会曲目;这部作品在我国的演出,显示“中国爱乐”“向中国听众展示全世界的优秀音乐文献”的开阔视野和勃勃雄心;无论在把握技巧、风格和揭示音乐的深度方面,乐队演奏得都很出色,实际上它既是乐团封闭式训练的总结,又是“中国爱乐”向着交响乐团的演奏室内乐化———国际一流乐团的重要标志之一———迈进的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很高,且扎扎实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