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互联网应受法律约束——巴黎法院裁定“雅虎案”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1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互联网应受法律约束
——巴黎法院裁定“雅虎案”的启示
政武
  编者按:11月20日巴黎法院作出紧急裁定,要求雅虎在90天内采取有效过滤措施,禁止法国网民进入有关拍卖纳粹文物的网站,如果逾期,超过最后期限,每天将被罚款100000法郎。这是一宗以法律手段强制违法网站采取措施消除违法结果的案例。分析这宗案例,对我国网络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法庭的裁定
  今年4月,法国互联网用户发现雅虎驻欧洲分支网站拍卖纳粹物品,包括宣扬种族主义的纳粹大事记和一些有关的纪念品。在巴黎法院审理这一案件的过程中,雅虎为自己在法律上、技术上两个方面作了辩护。第一:在法律上,雅虎提出英文Yahoo.com业务由美国政府管辖,因为美国宪法规定有言论自由,不能限制纳粹物品的网上拍卖,雅虎的法语门户网站Yahoo.fr并不主办这类拍卖。第二:在技术上,雅虎称现在还没有能够识别是否是法国浏览者而进行限制的自动检测系统。
  法律上,巴黎法院当时就认定,基于网络的互联性,法国网上游览者只需一点鼠标就可以由雅虎法语门户网站转到其它语言的雅虎服务中,雅虎必须尊重法国法律,禁止法国用户进入拍卖纳粹物品的英文网站。但在技术上,法院决定等待由法庭指定的三名计算机专家为法庭提供法律裁决可行性的证词。最近由三名计算机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提供了有利于法院裁定的证词。根据特别研发的“过滤”技术,有一种可以查明用户国籍的系统,加上使用口令,可以阻挡90%试图进入纳粹纪念品网站的来自法国的互联网用户。这一证词在技术上支持了法庭裁定。
  裁定的法律意义
  第一,这项裁定表明一个国家可以依法对国际互联网的信息进行管理。国际上有舆论认为,这是“首次有法官作出类似的判决,有可能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法律先例”。
  第二,这项裁定首创了互联网站必须遵守信息传播接受地(违法行为结果地)法律的原则。根据这一判例,尽管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没有国界,但互联网站必须确保网上信息不违反信息传播接受地的法律。雅虎网站联系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如果它的信息违反这些被传播国家的法律,都有可能受到制裁。
  第三,这项裁定采取了“强制作为”原则。这次巴黎法院的裁定采取“强制作为”方法,即由法律强制违法网站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违法结果,而不是由本国政府去代替做这些事。“这项裁定意味着雅虎必须立即设计有效防护进出特定网站的软件”。这种“强制作为”方法,在高科技时代具有特殊的意义。
  第四,这项裁定表现了法律对新科学技术的尊重,又打破了互联网技术无法依法管理的神话。巴黎法院在5月份就得出了处罚雅虎的基本意见,但足足等待了6个月之久,让科学技术界论证执行法律的技术可能性。科技界的最终结论表明,互联网技术可以依法管理。由此这一判决被认为是“法官第一次接受以技术解决手段在互联网上执行某国的国内法律”。
  综上所述,这项裁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长期以来流行的所谓互联网上“三无”的说法(即互联网上无国界、无法律和互联网技术无法管理)。
  国际反响
  “雅虎案”裁定的消息被披露之后,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强烈的反响。
  舆论认为,这一裁定使互联网界变得更谨慎。有商业信息提供商声称要在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建立网站,但“将确保不在欧洲拥有资产,以免惹上官司”。有电子商务公司说:从现在开始,任何人如果想在互联网上提供内容的话,就必须保证它合乎全球至少180个国家的法律。
  巴黎法院对“雅虎案”的裁定鼓舞许多国家加强了对互联网的依法管理。法院裁定后,单单直接针对雅虎的诉讼案就大大增多。
  11月25日,阿根廷联邦法院裁决禁止阿
  根廷人浏览雅虎网站的拍卖网页,理由是在这个网页上有纳粹物品出售。这被认为是继法国司法部门之后世界上第二个类似裁决。
  德国司法机关最近宣布,雅虎涉嫌在网上拍卖臭名昭著的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要对此展开调查。
  英国、日本警方也都相继采取了行动,指控雅虎公司涉嫌儿童色情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