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唐山国企基本完成三年两大目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19
第11版(专版)
专栏:

  唐山国企基本完成三年两大目标
  忠全 华焱
  三年前,党中央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年来,唐山市紧紧围绕两大目标,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绝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效益得到快速提升,基本完成三年两大目标。
  着眼于机制转换,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到今年10月底,我市已有88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占国有大中型企业户数的80%。经过公司制改造,完善了出资人制度和法人治理机构,确定了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的职责和权力,确保股东收益的最大化,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有了明显改进。
  狠抓两个大户,强化扭亏增盈。一是对亏损大户实行了主管领导分包。二是坚持将减亏、扭亏视同实现利润。三是对重点亏损大户实行月调度,督促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四是对扭亏目标完成较好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唐山市连续八年超额完成扭亏脱困目标。与此同时,唐山市还重点抓了盈利大户的增盈。自1998年以来,累计为这些企业落实流动资金45亿元,解决了优势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问题。
  抓大放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是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企业实施破产。自1994年以来,唐山市累计有61户国有工业企业实行了破产,核销呆坏账12.1亿元。二是以放开搞活为重点,加大了中小企业的改革力度。三是对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关停。
  狠抓结构调整,提升产品结构。唐山市将1999年、2000年作为结构调整年,按照“传统产业调高、基础工业调强、产品结构调优、高新技术产业调大、企业组织结构调新、所有制结构调适、工业总体布局结构调佳、县域工业调特”的总体思路,进行了统一规划和部署,在加大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重点强化了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自1999年至今,我市累计技改投入达85亿元,实施技术创新项目654项,投产项目473项,新增产值98.89亿元,新增企业效益7.9亿元。目前,我市的技术创新产值率已超过11%。
  强化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唐山市在开展“管理质量效益年”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在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上下功夫。一是继续强化企业的基础管理、现场管理,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二是继续开展节能降耗上水平活动,推广节能技术,推进节能技术进步。三是强力推进物资采购招标、质价评估制度。四是加强财务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政策帮扶,解困增效。一是为确保优势企业更优,唐山市为5户企业申请实施了债转股。二是对高耗电亏困企业实行了减免部分电力费用的优惠政策。三年来累计为亏困企业减免电力费用4100多万元。三是为困难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张问题。四是减少财务费用支出,共为亏困企业贷款贴息1060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