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棉花市场不能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20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棉花市场不能乱
  杜海涛
  近来,棉花市场出现掺杂使假歪风,在部分地区已成蔓延之势。一些棉花购销企业及个体户专门从棉纺厂或废棉市场购买废棉,直接掺入籽棉进行加工,还有的在棉包中掺石头、滑石粉、沙土和盐水。仅在河南省一些地方,近期就查出8起棉花掺杂使假案件,查获掺假棉花488.1吨。
  掺杂使假,多为利令智昏。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棉花价格上扬、货源紧缺,造成部分地区哄抬价格,争购棉花,一些不法分子趁机造假,牟取暴利。
  一些地方对棉花管理工作有所放松,更为一些不法分子制造了可乘之机。从1999年度起,我国进一步改革棉花流通体制,放开棉花销售价格。有些地方认为棉花价格放开了,市场没有什么好管的了,从而使一些私商棉贩、个体扎花户通过种种渠道,或挂靠在棉花流通企业,或非法获得收购许可证、经销棉花的聘书等相应证明,进入棉花购销市场。有的人不顾大局,肆意造假,手段恶劣,已经到了非管不可的地步。
  掺杂使假,不仅破坏了棉花资源,扰乱了正常的棉花流通秩序,而且严重影响到纺织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和效益的提高。要知道,在棉纺企业,哪怕是头发丝、化纤丝混入棉花,都会造成纱线断裂,布面出现疵斑,印染不着色,更何况是滑石粉、沙土。掺杂使假还损害了农民利益,给刚刚起步的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构成严重威胁。
  棉花市场不能乱!党中央、国务院对棉花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开展棉花打假专项行动,要求彻底整治棉花市场。打假防假,要从源头做起。按有关规定,可以直接收购、加工和经营棉花的是供销社及其棉花企业、农业部门所属的良种棉加工厂和国有农场,以及具有经营资格的纺织企业。这些企业首先要作好自查自检,合法经营。未经批准擅自进行棉花收购、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属违法经营,应坚决查处。
  掺杂使假,于法不容。最近,棉花市场整顿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反假斗假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供销社、工商、公安和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统一组织,加大力度,共同维护棉花市场秩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