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在革新开放中前进——访越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20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在革新开放中前进
  ——访越纪行
  人民日报代表团
  人民日报代表团访越期间,正逢中国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在越南播出。中国电视剧深受越南百姓的欢迎。《渴望》、《西游记》、《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等在越南播出后,反响非常强烈。中国电视剧为何如此受欢迎呢?河内、顺化、胡志明市的各级领导在与本报代表团交谈中多次谈到,越中两国山水相连,民风相仿,习俗相近,两国交流历史悠久。代表团在访问中发现:在越南,不少政府办公楼的前厅有二龙戏珠的壁雕;大街上不时有结婚的车队疾驶而过,车窗上贴着红“囍”字;庙宇红墙绿瓦,飞檐斗拱,中文对联写于朱门两侧。
  当今的两国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国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都在改革开放和革新开放,都在按照各自的发展思路,走富国之路。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任务,也面临着一些相似的困难和问题。近年来,两国的党、政、人民团体和地方各省市人员之间频繁互访,交往的领域不断扩大,两国不仅在文化领域有多种合作形式,在经贸合作方面也具有很大潜力。无论在越南的城市和乡村,摩托车比比皆是。越南同志开玩笑说,越南是“摩托车王国”,而中国是“生产摩托车的王国”。此外,中国的服装、鞋帽、日用品也较受欢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承包劳务合作也取得可喜的进展,显示了中越经贸合作的光明前景。中越贸易额每年以创纪录的速度增长,今年头9个月双边贸易额达到17亿美元。看来,今年将轻松地完成两国政府所提出的确保20亿美元的目标。不过,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岘港市委书记潘演在接受代表团采访时表示:越中经贸现状与两国的经济潜力和双方合作的愿望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他向中国记者传递了两条信息:一是越南需要技术含量高的合作项目;二是产品外销型的合作企业效益更好,因为本地的购买力有限。他建议,越中两国企业家今后需加深了解,准确地了解对方市场,发掘各自的优势。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强管理,减少偷税、漏税现象。
  人民日报代表团访越期间,参观访问了6个城市、4家企业和1个新建的工业区。记者深深体验到,越南10多年的革新开放,的确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自80年代末开始,越南着手改革外贸体制,扩大外贸公司的经营自主权,下放管理权,简化进出口许可证手续,降低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关税,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越南对外贸易的发展。目前,越南已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对外贸易开始转向西方发达国家和邻近的发展中国家。据统计,2000年全国人均出口额估计达180美元,基本上形成了原油、大米、水产品、咖啡、煤炭等五大创汇拳头产品;同时,食品、服装、鞋帽等出口加工业也有长足发展,成为创汇的“第二梯队”。河内和胡志明市的两家全国较大的国营服装公司大胆革新,其属下的某些子公司实行了股份制,他们正在加强自己的设计力量,与客户建立直接联系。
  在胡志明市郊区的一家新建工业区采访中,记者深感到越南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私营企业,其政策宽松,措施得力。其中一家名叫“天龙”的私人公司,是一位华人创办的。该公司已创立了20多年,专门生产各种类型的笔,其产品90%内销。老板说,公司创办初期,只有10多人,如今已发展到300多人。该公司迁入新工业区后,头两年是免税的,两年后,只缴一半的税。私营和国营企业的待遇是一样的。
  越南革新开放以来,百姓生活怎样?代表团的中文翻译华先生告诉记者,越南拥有百万人民币的富翁不少,拥有百万美元的“大款”也有。代表团到达的第二天晚上,记者乘出租车去参观市容。河内的大街上人流如潮,先富起来的人开着本田和大宇汽车来去匆匆;急驶的摩托车则穿行在大街小巷;鳞次栉比的小商店门前霓虹灯流光溢彩;美国的麦当劳、可口可乐,丹麦的啤酒也已经在越南落户。但越南的官员并没有为取得的成绩而自满,他们坦诚地谈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城乡贫富差别增大、发展资金不足、经济发展较前放慢等。看来,越南政府对本国状况是非常清楚务实的。
  短短几天的耳闻目睹,记者为越南革新开放事业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和钦佩,坚信越南人民会战胜当前的困难,使经济稳步快速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