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创建共同繁荣的全球化——访联合国副秘书长德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20
第7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创建共同繁荣的全球化
——访联合国副秘书长德赛'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何洪泽
全球化是当今在联合国谈论得很多的话题。今年9月,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千年首脑会议上,讨论的主题就是全球化和消除贫困。作为主管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尼丁·德赛先生对这个问题更是格外关注,发表过许多讲话。最近,他将应邀到我国海南三亚,出席本报与信息产业部和香港全球化论坛基金共同举办的第二次全球化论坛大会,并作为共同主席,主持这个有数百名中外政治领导人、企业界人士和著名学者参加的盛会。行前,他在联合国总部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畅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全球化究竟是什么?它已经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一般人只注意到它的经济方面。但德赛首先强调,全球化不仅仅是一个更大的市场,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它的含义更加广泛。它首先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全球化,即人们更多地相互来往,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举例说,现在世界上每天有200万人要跨越国境,到别的国家去。而各国之间通过电话和因特网等现代通信工具每天相互联络的人更不计其数。这样,就有世界信息交流的全球化。此外,国与国之间双边、多边和全球性的活动越来越多,相互依赖和影响也越来越大,这正是全球化的体现。世界上诸如贫困、人口、环境等问题,现在已经不能通过个别国家自己来解决。联合国从90年代初开始,举行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人口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世界大会,正是注意到了全球化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联合国有责任在这方面发挥其作用。
  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是明显的。德赛先生列举了一系列联合国最新统计数据:现在每年的全球贸易已接近6万亿美元。各国外汇交易量更达到每天1.5万亿美元之巨。一些国家从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但德赛先生提醒人们,不要只看到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必须注意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他说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但也带来两极分化和不平等。一些贫穷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国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即使是在因全球化而经济得利的国家内,所增的财富的分配也是不平等的。与此同时,全球化使一个国家的问题扩大化,并影响其他国家,产生连锁效应。亚洲的金融危机说明,这种连锁效应和冲击是何等强烈。
  另外,全球化也会增加一个国家经济的脆弱性,特别是贸易和金融。他认为,产生这些负面作用的原因是全球化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完全。但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忽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例如,在谈到技术全球化时,人们注意的是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的保护,但对发展中国家的生物资源却没有注意保护。在谈到贸易自由化时,人们谈得最多的是与发达国家利益有关的资本自由化和开放资本市场。但对发展中国家利益最密切的纺织品和农产品却开放得远远不够。总之,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穷国的利益没有得到足够的反映。
  德赛主张,要解决上述问题,发展和经济增长是根本。但这种增长不应带来两极分化和社会的不平等,不能破坏环境。他特别指出,全球化不能放任自流,要加以管理。因为在全球化过程中,政府的许多权力已经转移到跨国大公司手中。虽然我们已经制订了一些全球性的贸易法规、环境法规等等,但这是不够的。需要使这些跨国公司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关注到全球化中的社会和环境后果。在全球化中存在管理不够和民主不足的问题。在这方面,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发达国家要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种帮助,如减轻其债务负担,加强教育、技术方面的援助。不仅是政府间要加强合作,还需要加强国际机构和民间的援助和合作,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共同繁荣的全球化。现在的问题是,缺乏一个好的机制来有效地进行这样的合作。此外,我们还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渠道,来反映在制订全球化的国际标准时未能发挥主导作用的那些弱国的声音,扩大他们的呼声,使更多的人能听到。
  德赛很高兴中国能举办像全球化论坛这样的会议。他认为,这个会议很重要,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讲台,让全世界听到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他期望在这个会议上与来自各国的领导人和专家,讨论全球化问题,探讨解决全球化所面临的问题。使全球化为人类带来共同的繁荣和进步。
  (本报纽约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