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坛子岭上赞愚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20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坛子岭上赞愚公
  贾西平
  人民日报11月27日头版头条文章《劈出长江“第四峡”》,介绍了武警水电部队的事迹,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几天前,笔者曾赴三峡工地,站在高高的坛子岭上,水电部队修建的三峡永久船闸尽收眼底。
  6年里,武警水电部队的官兵们削平了18座山头,在花岗岩中凿出一条长6.4千米、最深176米、开挖宽度134米的人工峡谷。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建设记录。望着三峡建设者一身工装的英姿,落满粉尘的脸庞,我不禁想起一个古老的寓言———《愚公移山》。
  也许有的人会说愚公移山的故事已经老掉牙了。但你若面对三峡的建设者,就会更深刻地体会愚公精神历久弥新,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克服困难,艰苦创业的学习榜样。
  传说中的老愚公挖山用的是扁担、箩筐,如今三峡建设者们用的是大型现代化机械;老愚公祖居深山,孤陋寡闻,三峡建设者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有知识的青年。时代变了,条件变了,劳动方式变了,但有一种东西却恒久闪光,这就是老愚公那种藐视困难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为了三峡工程,指战员中间许多人常常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他们在开挖面上忍受高达140分贝的噪音,嘴里吐出的都是泥痰……6年寒暑,他们以绿水青山为伴,风餐露宿,艰苦备尝,硬是用双手筑就了令人惊叹的大坝。他们血管里流着愚公的血,皮肉里长着愚公的筋骨。他们是愚公的子孙,是超越前辈的当代愚公。
  站在高高的坛子岭上,望着雄姿渐露的大坝,想想高峡出平湖的美景,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美当代的愚公!
  早在55年前,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意味深长地向全党讲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同样是靠着愚公移山精神,一代又一代人“挖山不止”,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同时也面临人口、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目标宏伟,任务艰巨,其难度之大远非挖掉太行、王屋二山可比。我们要像愚公那样,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奋斗不止,把我们的科学技术搞上去,把我们的综合国力搞上去,加快实现我国的现代化。愚公精神不仅不过时,还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