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热血冰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20
第8版(体育)
专栏:

  热血冰心
新华社记者 王子江
除了不时传来的海潮声,人口稀少的苏格兰小镇埃尔夜半时分万籁俱寂。在滨海的卡勒罗尼亚宾馆的一间客房里,三位中国东北汉子围在一张桌子旁痛饮。
  酒是中国的酒,菜是中国带来的菜。很难相信,他们是在为了两枚金牌庆功。三人之一的姚滨是中国现在最著名的花样滑冰教练,两届世界锦标赛双人滑亚军、世界大奖赛总决赛冠军申雪/赵宏博的教练。另一位是许兆晓,去年世界青少年大奖赛总决赛冠军高崧的教练。再一位是国际裁判,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花样滑冰部副主任王玉民。
  12月19日,在这里举行的世界青少年大奖赛总决赛中,两位教练的弟子分别赢得双人滑和男子单人滑冠军,赛场上两次响起中国国歌。
  “这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在国际大赛中赢得两枚金牌,我们今晚好好庆祝一下,”许兆晓激动地说。
  然而他们最终还是选择回房间用最实惠的方式来庆祝。尽管这次比赛每位冠军选手可获8000美元奖金,但他们还是舍不得,这些钱分来分去每个人拿到手的并不多。
  因为钱,中国现在的花样滑冰教练大多在国外淘金,国内的教练包括退休的和业余的,总共不超过40个,而在国外的中国教练远远多于这个数字。
  作为中国第一代花样滑冰运动员,姚滨连夺5届全国冠军,退役后一直奋战在教练岗位上,他说:“我不会出国任教,出去钱是多,但只有在国内,我才能感觉自己是干一项事业,我的确热爱这项事业。”
  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许兆晓是参赛的中国队成员之一。时隔20年,他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教练。这些年来令他们最激动的,莫过于陈露夺取世界冠军那一刻。许兆晓一谈起来,眼泪几乎落下来:“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感觉是:中国人也能夺取世界冠军?这可是花样滑冰哪!干了这么多年,终于看到了中国的世界冠军。”
  说到这里,许兆晓声音有些哽咽。然而,对于中国女子单人滑在陈露之后出现的萧条局面,姚滨和王玉民也都只能发出慨叹。尽管少数教练把少数队员送到了巅峰,但中国花样滑冰仍然危机四伏,女子单人滑连续4年无人进入世界前20名,双人滑尽管成绩突出,但全国只有4对运动员,更重要的是,中国练习花样滑冰的人一共不到500人,而美国有25万。
  “如果我们大家都为了钱走了,这500人都保不住了,”姚滨说。
  这时房间里没有了庆祝的气氛,空气中只凝聚着对中国花样滑冰未来的忧虑。这次比赛结束,他们来不及观赏一下苏格兰的风光,第二天就得赶回国,去挑战一个又一个比赛:全国锦标赛,世界青少年锦标赛,四大洲锦标赛,世界锦标赛。
  “我算了一下赛程,今年春节只能在保加利亚过了,”姚滨说。
  “就好像你什么时候在家过过年一样,”许兆晓接过话来说。
  一瓶酒喝尽,已是凌晨两点。室外刮起大西洋冰冷的海风,伴随着传来的大西洋海浪声,让人感觉那是赤诚的冰心和着冰上的旋律在跳动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