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礼物的变迁 七十年代不用问也知道亲友缺什么;八十年代要问清楚了才知道亲友需要什么;九十年代则不用问也知道他们什么也不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21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礼物的变迁
七十年代不用问也知道亲友缺什么;八十年代要问清楚了才知道亲友需要什么;九十年代则不用问也知道他们什么也不缺。
本报记者 李云飞
  在一次上海东方电视台的访谈节目中,当我谈到在美国、英国和巴基斯坦都当过常驻记者时,主持人袁鸣女士反应很快,马上幽默地说:“那你的驻外记者生涯就是123(多来咪)啰,感想、体会一定不会少吧!”她说的“多来咪”,就是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国家的意思。那次我谈了一些工作方面的体会。其实就我个人来说,能够把3次的情况连贯起来最使我感慨系之的还是回来时所带礼物的变化。
  一个人从国外回来,除了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外,多少总还要带些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这是中外都有的习俗,也是人之常情。
  70年代后期,我在巴基斯坦工作4年。那时候,因私出国的极少,因公出国的也不很多。人民日报刚刚恢复往国外派常驻记者不久,最初只有四五个记者站。记得一位当时在巴基斯坦教中文的老师说,他出国时县委书记亲自带领好多人去给他送行,因为他们都认为这是全县的光荣。那时回国带的礼物主要是从香港采购的尼龙袜子和丝绸头巾之类。由于要送的人多,一买就是好几打。像手表和砖头大的录音机等就算是贵重的了,只能少买几件送给确实需要的亲友。当时国内学习外语的风气很盛,录音机尽管有砖头大也是很时髦的学习工具。
  倏忽十年,国门打开,出国不再稀罕,礼物随之变迁。80年代中后期从英国回来带的礼物,袜子、头巾之类早已不再时兴了,国内遍地都是,取而代之的是英国皇家卫兵之类的小工艺品,虽然没有实用性,但却有纪念意义。像小型收录机、手表之类的就成了一般礼物了,而且就是这些东西也已经没有必要多买了。这时候的贵重礼物是电冰箱、电视机这些大件家用电器,因为在国外采购比在国内买价格便宜,质量一般也比国产的好,买一两件送人很受欢迎。
  90年代后期,我在美国。这个国家本来底子就好,再加上连年经济景气,市场自然一派繁荣。而这时我们驻外人员的收入又比过去增加了许多。按理说,礼物应该是买得起也送得起了,但是却感到没有什么好送的了。回来时只带了几个有白宫画面的瓷盘、几盒西洋参和3双耐克鞋,那还是中国造的。西洋参国内也有的是,只是觉得从美国带来更加“正宗”而已。就连自己用的大件电器也一件没买。本来想花千把美元买台戴尔奔腾三型电脑的,后来一了解,国产的名牌电脑价格和性能跟它的差别并不太大,而电脑的升级换代又很快,最后也就作罢了。
  回想起来,70年代是不用问也知道亲友缺什么;80年代要问清楚了才知道亲友需要什么;90年代则不用问也知道他们什么也不缺。这礼物的变迁只是发生在身边的琐事,但从中却不难寻觅历史发展的轨迹,时代留下的屐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