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潮起渤海湾——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21
第9版(专版)
专栏:地方形象展示

  潮起渤海湾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1954年,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著名词章《浪淘沙·北戴河》使秦皇岛这座滨海城市名扬天下。而今,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在这里又催生了一片充满希望的投资热土——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扬帆征海
  历史总是把机遇赐予强者。
  1984年5月,秦皇岛市被国务院列为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随后又正式批准建立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此,秦皇岛这个因秦皇求仙而得名的城市被推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1985年4月25日,秦皇岛市区西部大小汤河之间这片沉寂多年的土地上汽笛声声,马达轰鸣。一时间,各路施工建设大军云集在这里拉开了秦皇岛技术开发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起步是艰难的。建设之初,开发区的创业者们针对秦皇岛经济实力较差、科技人才较匮乏、产业门类单一的实际,审时度势,制定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积累、滚动发展”的开发建设方针,他们利用国家支持的9000多万元银行贷款,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0.62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就实现了“六通一平”,具备了摆放项目的条件。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1986年4月,由中澳两国三方合资兴建的华燕邦迪制管有限公司开工建设,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项目建设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此后一批批境内外的投资者纷至沓来。1989年,日本企业家阪口忠男先生向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发函,表达了他来华投资意向。当这位日本老人来到距北京仅280多公里的海滨城市秦皇岛时,那金色的沙滩、古老的长城、宜人的气候、便捷的交通和热情而坦诚的主人终使阪口先生停下了匆忙的脚步,作出了最后的选择:投资2138万美元在开发区内兴建阪口线材工业有限公司。1994年,阪口先生再次扩大生产规模,使公司的投资总额达到了2999万美元。阪口先生经常利用回国的机会,把自己在秦皇岛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讲述给日本企业界的朋友。在他的引荐下,小林百太郎、石桥宽等日本朋友很快在开发区投资2700多万美元建立了NPB轴承和石桥金网等企业。阪口忠男先生也因此成为秦皇岛市第一位“荣誉市民”。
  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热切的目光投向了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到1995年,开发区内投产工业企业达到了72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8亿元,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但站稳了脚跟,得到了发展,还闯出了一条中小城市开发区依靠国家赋予的区域政策优势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扬帆征海之路。
  增创新优势
  伴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国内在招商引资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1995年6月,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同类开发区中率先开展了“第二次创业”,决心依靠体制创新、功能开发、健全法制来增创开发区的新优势,把优化软环境,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由政策优惠型向综合素质型的转化,作为加快开发区发展的突破口。“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方便投资者”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但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1997年,开发区飞天轿车门制造有限公司由于资金问题而导致停产,开发区管委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到企业现场办公,并协助解决了300多万元的流动资金,使企业走出了困境。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成为开发区的利税大户。
  秦皇岛开发区的“亲商、安商、富商”行为赢得了区内投资者的信任。他们纷纷追加投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据统计,近年来,开发区内已有LG电子、邦迪管路等十几家企业追加投资,增资额达3000多万美元。
  二次创业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九五”期间,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的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占到了建区16年总和的50%以上。其中工业销售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外汇收入、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等达到了70%以上。到目前已有包括德国曼内斯曼、日本伊藤忠、英国TI、美国雷诺兹、韩国LG、泰国正大等国际知名公司在内的400多家外资企业在开发区内安家落户,投资总额达到了23亿美元。
  占领制高点
  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开发建设之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者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应对我国加入WTO、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营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氛围,开发区结合区域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并成立专门机构。1996年以来,重点加强了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并通过举办研讨会、与博士后交流和聘请科技顾问等卓有成效的“融智”活动,借助国内高层次专家、学者的智慧,进一步明确了开发区“以现代工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和利用外资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开发方式从经济技术开发型向技术开发型转变”的发展新思路。
  针对高新技术项目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开发区还加大了对环境的整治力度,引进并实施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努力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近年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斥巨资对全区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和净化。目前,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9%,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1.2平方米。1999年11月,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全国10家“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今年12月,开发区又顺利通过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外部审核,即将获得通往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高质量的环境引来大批高质量的企业。随着环境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也走上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轨道。一批体现着国内领先水平的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高科技项目已经开始入驻开发区。在新开发的三期区域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吸引了30多个项目入区,其中80%为高新技术项目。
  世纪之交,一个更加开放的新世纪正阔步向我们走来。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最近做出的由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山海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统一管理,实现优势互补的战略决策,又一次为开发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的大趋势,经历了16年创新实践和理性思考的开发区人一定会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陈永富)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角 崔子昕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