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广告做得天花乱坠 实际感受相差甚远 冬天,您穿保暖内衣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22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

  广告做得天花乱坠 实际感受相差甚远
  冬天,您穿保暖内衣吗
  本报记者 李丽辉
  今年冬天,引人注目的市场促销大战当属保暖内衣。尽管不少保暖内衣广告说得天花乱坠,消费者的实际感受却相差甚远。
  内衣不贴身 外衣难搭配
  12月8日,广州最高温度达到28摄氏度,大街上不少女性都穿起了短衫和短裙。然而,记者在宾馆的电视里看到,保暖内衣的促销广告仍如火如荼,逛了几家商场,居然也有不少卖保暖内衣的专柜。
  在广州天河城广场,记者找到了有些冷清的保暖内衣销售柜台。问起销售情况,售货小姐说:“肯定不如北方啦,天气这么热,谁还需要保暖呢?”售货小姐告诉记者,也有人来买,主要是年轻人为自己的父母选购。在广州街头,记者问两位搭伴逛街的女士对保暖内衣的看法,这两位女士明确表示,即使在广州最冷的天气她们也不会穿保暖内衣。其中的一位解释说,在广州穿一件保暖内衣过冬肯定不会冷,但问题是总不能让人直接穿着内衣出门吧?的确,保暖内衣本来就够厚的,如果外面再穿上一件毛衣或外套,不但太热,也更显得臃肿,因此在南方地区需求量较小。
  说起保暖内衣的臃肿,即使在天寒地冻的北方,消费者也啧有烦言。家住在北京红庙的张女士说,朋友送了她一套上海产的保暖内衣,上衣到现在一直放在柜子里没穿。“上衣又肥又厚,没有弹性不贴身,穿在身上直‘跑’。内衣比外面穿的羊绒衫还厚,你想这感觉能好吗?”相比之下,张女士认为裤子还能凑合着穿,不过那感觉也跟穿小棉裤似的。
  不少消费者反映,保暖内衣比普通的内衣要暖和,但就是太厚显得臃肿。加上保暖内衣的样式大多跟棉质秋衣差不多,露出来很不好看,因此和外衣搭配起来比较困难。如果厂家能够做到内衣时装化,可直接外露或外穿,可能在市场上会更受欢迎。
  标榜高科技 实际不咋地
  不少保暖内衣都打出了高科技的招牌,什么“远红外保健”功能、“生态保暖”功能等等,听上去确实挺唬人,也令不少消费者怦然心动,解囊购买。
  然而,中国消费者协会最近对保暖内衣进行的一项比较实验表明,不少自我标榜具有“远红外保健”功能的产品,所发射的远红外线并不比普通的的确良面料高,而保暖层的填充物尽管叫法五花八门,实际上其纤维结构大同小异。特别是有的产品采用的所谓高科技保暖材料,不过是纤维棉加一层塑料薄膜。这样的产品作为内衣,其透气性和舒适性是可想而知的。
  保暖内衣打高科技招牌卖高价,令不少消费者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河北石家庄的王女士气愤地说,就是看上了保暖内衣的高科技功能,上个月她花了220元钱给当司机的丈夫买了一套具有“远红外保健”功能的保暖内衣,没想到却是徒有虚名,这钱花得真有点冤枉。王女士还说,保暖内衣不光质量上有水分,型号也有问题。她丈夫身高只有1.7米,售货员告诉她保暖内衣型号偏小,男士要3XL以上型号才能穿。结果买回去的特特大号内衣长度刚刚好,宽度却“超肥”,穿在身上不合比例,怎么看怎么别扭。
  一哄而起,供求失衡
  既然保暖内衣在材料和制作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高科技内涵,那么一套卖200多元的价格确实让消费者感到太高了。据业内人士分析,保暖内衣的成本价应该在100元左右,小厂家更低。现在市场卖价这么高,除了厂家投入的高额广告费用的因素,获利空间仍然不小。在丰厚利润的诱惑下,全国一下子涌现出几百家保暖内衣生产厂家。实际上,全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消费者的保暖需要各有千秋,一哄而起生产同类产品,难免出现重复建设、供过于求局面。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保暖内衣的价格却开始一路走低,一些品牌甚至推出了“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
  一些消费者呼吁,保暖内衣应该货真价实,保暖内衣在价格上的“水分”确实需要好好挤一挤。此外,厂家要多在产品的内在质量和款式创新上多下功夫,少拿一些华而不实的新名词作幌子糊弄消费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