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乘机出行忒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22
第9版(假日生活)
专栏:

  近日,民航总局发出关于航空公司收取燃油附加费的通知:由各航空公司根据各航线或航班的具体情况,建立国内航线票价与航空燃油价格变动联动机制。对寻常百姓来说,乘机出行是奢侈的。这次机票涨价,无疑又给消费者添了几分无奈。
  乘机出行忒贵
  本报记者 原国锋
  票价围着“打折”转
  1997年,民航推行了“一种票价,多种折扣”的票价制度。适当放开价格,可以激活市场。但“票价折扣”机制要真正有效地运作,首先要求各航空公司是真正的市场主体,中国各航空公司在这方面很欠缺,结果造成各航空公司之间恶性竞争,销售代理市场混乱。
  1998年1月,国家计委和民航总局紧急出台“禁折令”。2000年4月1日,民航总局开始在百余条航线上实行“航线联营”。但是,据资料显示,“航线联营”并没给民航带来明显收益,票价“暗折”蔓延。
  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民航以海南为试点,在联营航线上实行2000年淡季团队折扣票价,最低票价可打6.5折。机票价格政策在喧嚣的争吵声中变幻身姿,但票价过高的问题始终不能让百姓的心情轻松下来。
  价格“面孔”太呆板
  记者采访一位准备买火车票从北京赶赴广州的张先生,他坦言:“谁不知道乘飞机只需在空中转悠3个小时左右就舒舒服服到广州了,可票价1500多元呢!而坐火车花400多块就可以乘卧铺,我接受得了。”
  除了价格偏高,我国机票价格面孔过于呆板、单一。面对激烈竞争,英航对票价采用了季节性调价、学生优惠票(最便宜时学生票价相当于成人票价的1/3)和俱乐部会员制。韩亚航空公司则采用了“票价差别化”,机票价格将按平日(周一至周四)、周末(周五至周日)、高峰期(新年、春节等连休假日)三种情况随时应变。相比之下,我国航空公司的航班、机型、票价对旅客的旅行生活限制得太死,百姓很难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出行要求充分地选择。
  出路唯有市场化
  一方面是机票价格令消费者难以接受,另一方面是疯狂的折扣恶战,据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孙选中教授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民航现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真要“独立核算”了,它要打折就任它打吧,只要它不怕伤了元气。机票定价太高任它定,虚座空耗,倒霉的是航空公司自己。
  针对我国航空公司规模小、数量多、竞争力弱的特点,孙选中说,民航实施战略性重组十分必要,但是由于目前重组主要还是行政驱动而非市场驱动,所以民航业离真正的“市场化运作”还需要一段时期。专家认为,航空业真正的出路只能是市场化,违背市场规律,一味地靠行政保护只能走进死胡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