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努力把湖北建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22
第12版(专版)
专栏:

  努力把湖北建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贾志杰
  编者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1世纪与湖北暨武汉论坛”于11月18日至19日在武汉市举行。这次论坛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以湖北的振兴崛起为目标,深入研究和探讨21世纪前期湖北暨武汉的战略定位和发展问题。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100多位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中央新闻单位负责人及部分大型企业代表,云集“九省通衢”,共同勾画湖北暨武汉的新世纪蓝图。本版选刊这次论坛的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湖北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辐射优势,在全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湖北暨武汉在新的世纪应该也完全有条件为全国的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应该也完全有条件把湖北暨武汉建成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一战略定位不仅是湖北暨武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的客观要求。一是全国“十”字形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使湖北暨武汉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二是加入WTO,使湖北暨武汉对外开放由“二传手”走向前沿,成为“主攻手”;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湖北暨武汉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契机;四是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向纵深推进、三峡工程进入投资建设高峰期,为湖北暨武汉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五是现有的物质技术条件,为湖北暨武汉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要把湖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我们必须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湖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与凭借改革开放“先发效应”已成为全国重要经济增长极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相比有差距,与有“后发优势”的西部地区相比有压力。因此,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较高起点上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以技术的跨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
  首先,要发挥湖北的五大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湖北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是全国重要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和集散中心,是我国内地最大的交通枢纽、流通枢纽和通讯枢纽。二是资源优势。湖北国土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矿产资源种类多、规模大、相对集中。湖北水资源优势突出,武汉的水资源居全国大城市之首。三是科教优势。湖北暨武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实力雄厚,是全国的科教大省。四是经济优势。湖北是国家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1993年以来,我省经济增长速度连续8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GDP总量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九位。五是人文优势。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楚文化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又形成了“团结拼搏,求实创新,抢前争先,实干快上”的湖北精神。
  其次,要形成湖北的五个特色。特色就是生产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存力,特色就是生命力,唯有特色之树常青。新世纪的湖北,将着力打好“五张特色牌”:一是加快“大电力”建设,向高水平电气化大省的目标迈进,以三峡大坝为骨干,形成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基地,形成全国的电力调度中心和“西电东送”的枢纽;二是加快“大交通”建设,重塑湖北现代“九省通衢”的新优势,形成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公路大通道、铁路大通道、水运大通道和航空大通道;三是加快“大信息”建设,努力提高湖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三网”融合与发展,发展电子商务,建设“数字武汉”、数字城市,推动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四是加快“大水利”建设,服务三峡工程,建好荆江大堤,支持南水北调,根治长江水患,提高抗灾能力,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五是加快“大产业”建设,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现代制造产业群、原材料产业群、水电能源产业群、现代农业产业群、文化旅游产业群,努力提高湖北经济的整体素质。
  再次,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五条对策。第一,坚持以大武汉为龙头,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全省加快形成和完善以“一特(武汉)五大(黄石、荆州、宜昌、襄樊、十堰)”城市为骨干,以一批现代化中等城市为依托,以一大批县级市和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纽带,辐射和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字塔型”的城镇体系,努力提高全省城市化水平。第二,以“武汉·中国光谷”为龙头,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程,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绿色生命工程、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力争以局部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带动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举全省之力,按照“水平最高、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的要求,高速、高效地建设好“武汉·中国光谷”。第三,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加快工业化进程。重点抓好武汉—鄂州—黄石的钢铁工业走廊、武汉—襄樊—十堰的汽车工业走廊、武汉—荆门—宜昌的化学工业走廊的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带。第四,坚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小城镇建设“三大战略”扭在一起抓,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第五,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市场化进程,重点是实行三个“有进有退”,即国有经济有进有退;产业结构有进有退;政府职能有进有退。
  我们坚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湖北既定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