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解析“悲剧小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23
第4版(人文社科)
专栏:好书品读

  解析“悲剧小说”
  柳成荫
  曲阜师范大学刘新生先生的专著《中国悲剧小说初论》最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洋洋40万言,对中国古典和现代悲剧小说的主题演变、美学特点以及流变历程进行了有意义的系统阐释。著名学者王富仁为该书作序评价说:“它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到当代新时期小说中具有悲剧性质的作品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历史,这在中国艺术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
  该书首先考察了自古希腊时期至今的悲剧观念的流变,认为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将与人类同在。关于中国古典悲剧,该书以古代神话和小说为例,反驳了中国没有悲剧的论调。中国现代悲剧小说是在西方悲剧观念的影响下,由新的文化精神和着被毁灭、被否定的有价值的人生,在时代的熔炉中铸造的利剑。从鲁迅、叶圣陶,直至巴金、老舍,其小说创作无不贯穿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主线,以及深刻、凝重的灵魂拷问,透示着悲凉、凄苦、哀婉的主调。中国当代特别是新时期的悲剧小说,着重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引入了现代主义的文学观念,把悲剧命运的冲突隐藏在人生命运的缓慢流程中,体现了20世纪末中华民族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后悲剧审美心理的调整和重构。
  真正的悲剧艺术,旨在冷静地审思、剖析人类的内宇宙和社会这一外宇宙,直面被毁灭和被否定的有价值的人生,让人更加珍重生命。刘新生的著作揭示了这一主旨,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