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淡水三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23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多味斋

  淡水三味
  蔡宗周
  台湾的小食名目繁多,有上百种,店家们都独树一帜、苦心经营、各有特色、红红火火,我到淡水就品尝了其中三味。
  淡水距台北市约十五公里,典型的海滨小镇。这儿距福州直线距离仅一百二十公里。我们跟着赖君行走在七拐八弯、又窄又小、忽高忽低的老街。
  阿给
  老街琳琅满目的招牌中,令我感到奇怪的是一家又一家的“阿给”,这阿给是商家?是连锁店?还是什么新产品?倒有几分像日本的名字阿信、阿崎之类,一问原来是淡水一种风味小食。
  走近阿给店,只见门前支着一口口油锅,油锅里正小火炸着巴掌般大、厚厚的、四四方方的豆腐,呈金黄色,喷喷香。这阿给果然是日本名字,是日语“炸豆腐”的译音。联想到日本人占领台湾半个世纪,如今台湾许多地名和食品还深深浅浅留下殖民统治时期的痕迹。这种豆腐的做法是先将豆腐挖空,再塞入炒好的冬粉,以鱼浆封口,蒸后再下油锅文火慢炸,而后再佐以特制的调味酱,有甜、有辣、有芝麻、有葱蒜,任君选择,味道香浓爽滑,入口油而不腻,酥中带香,软里带鲜,亦咸亦淡,新台币二十五元一份,价格不菲。赖君说,正宗的阿给店位于真理街6—1号,我们赶到时小店刚刚收市,女老板推着摩托车正准备离去。我们询问她的生意,她笑着告诉我们:平常每天可卖阿给一千份,节日可卖到三千份,欢迎我们日后能来光顾。我心中推算,这小店日经营额平常为二点五万,节日可达七点五万,在淡水镇“阿给”店如林的情况下,生意能这么好,正应了“酒香不怕巷子深”!
  阿婆铁蛋
  老街里最醒目的饮食店是阿婆铁蛋。咖啡色的招牌和门面写满“阿婆铁蛋”字样,吸引着远近游人。乍一看,“阿婆铁蛋”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问,原来这铁蛋是淡水码头上一位姓黄的阿婆所创,其实就是一种回锅多次的卤蛋,将蛋卤好后捞起来冷却后再卤,如此反复数次,这蛋越卤就越小越黑,也越紧越韧,俨然如一枚黑色的铁蛋了,咬起来硬实实的,口感好;吃起来又香又入味,又爽又有劲。尝这淡水的阿婆铁蛋,我想起了广东时兴为产妇煲姜醋的猪脚鸡蛋,把生姜、猪脚、鸡蛋放进甜醋里煲呀煲,一煲就是十天半月的,由于一回回冷了热、热了冷反复地煲,生姜软了、猪脚烂了,这鸡蛋也像个铁蛋又黑又硬,这种蛋很滋补,对产妇有收敛进补功效。没想到,海峡两岸的民间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铁蛋!
  鱼丸鱼酥
  淡水濒临大海,鱼丸鱼酥远近驰名。淡水的鱼丸用料是鲨鱼浆,中间包上肉臊,由于用料精,没有掺太多粉类,因而口感极佳,甚为鲜美,慕名而来的食客常常盈门。淡水的鱼丸汤并非作菜荣登宴席,而只是作为一种小食。
  鱼酥则是以海中的黄鱼为料,将黄鱼肉连骨头一起绞碎后,拌和少许面粉,炸酥而成,像麦当劳的薯条一般成为一种零食,用塑料袋密封,可作旅途小吃。店家让我们随意品尝,口感脆、味道美,吃后齿颊留香、舌尖带鲜。我在淡水福佑宫侧的一家店里购买的鱼丸鱼酥,是淡水历史悠久的一种品牌,每斤合新台币九十元,贵得叫人咋舌。
  品了三味,告别淡水这美丽的滨海小镇,舌尖留下了久久的余香!心中也留下了久久的记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