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巴以华盛顿和谈无成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25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巴以华盛顿和谈无成果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任期仅剩4周之际,又匆匆忙忙安排了一次巴以谈判。从19日到23日,历时5天的新一轮和谈依旧无果而终。23日上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谈判代表在白宫与克林顿会晤了半个小时后,下午各自打道回府。
  19日,以巴双方代表抵达华盛顿后,被美方安顿在华盛顿东南的博林空军基地。这是一个已废弃的老基地,与外界隔绝,可避免新闻媒体的干扰。第一天的会谈,以巴两家背靠背互不见面,而是由美国官员分别和以巴谈判代表会谈。这如同“隔山买牛”,待双方报出要价后,再由美国官员当“掮客”传递消息。
  20日上午,巴以双方才开始面对面的谈判,还未谈出个模样,克林顿当天下午就在白宫会见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谈判代表,并就如何推动谈判取得进展同双方代表进行了磋商。以巴谈判代表在会见结束后分别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以色列代表团团长、外长本—阿米说,克林顿在会见以巴代表时,就涉及谈判能否达成协议的一些关键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会谈颇有助益。但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走出白宫时对记者说:“我不想让任何人产生期望,我们作了十分认真的讨论,但同时我们也面对十分严重的分歧。”他说,巴方向克林顿重申了在最终地位谈判中的立场,即要实现全面和平,以色列应根据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撤回到1967年6月4日以前的边界,并依照联合国194号决议解决巴难民重返家园问题。
  克林顿21日还向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求援,向他通报了这次会谈的进展情况。随后,穆巴拉克同阿拉法特进行了电话联系,向他介绍了与克林顿电话交谈的内容,并就华盛顿会谈的情况交换了意见。
  克林顿在会谈的第二天就介入谈判,在5天内两次会见以巴双方谈判代表。可以看出,这位被媒体称为“跛脚鸭”的总统是多么想在任期结束之前促成以巴达成和平协议,给自己总统期间的外交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实际上,这一轮中东和谈只有美国或者干脆说克林顿“一头热”。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已辞职,忙于策划如何再次当选。巴勒斯坦方面早就对美国一味偏袒以色列强烈不满,特别是9月28日流血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成了巴民众声讨的对象。
  这次谈判的时机并不成熟,主要是克林顿极力撮合,才把以巴双方凑合在一起。自从20日面对面谈判以来,双方唇枪舌剑,大打“口水战”。巴勒斯坦一名高级官员22日说,谈判已陷入危机,双方争吵得十分激烈,一度还几乎大打出手。本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准备21日就介入谈判,但她了解到以巴双方互不相让,觉得自己参与后不但无济于事,反而可能大丢面子。21日当天,这位被称为“铁嘴钢牙”的女强人竟以“会谈气氛恶劣”为由,拒绝参加谈判。22日,奥尔布赖特勉强介入谈判,只和以巴代表谈了两个小时便离席而去。奥尔布赖特最后警告说,为中东和平谈判达成协议的时间所剩不多。但双方代表无动于衷。巴方代表还指责以色列从原有的立场上退缩。
  虽然巴以代表在离开美国前都答应回国后向各自的领导人汇报情况,并于27日就是否继续谈判给美方回话,但此间舆论认为,时逢圣诞节,巴以双方的态度依旧,克林顿在任期内促成巴以签署最终和平协议的可能性很小。 (本报华盛顿12月2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