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柳暗花明又一村——萍乡市干部下村扶贫见实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25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打好扶贫攻坚战

  柳暗花明又一村
  ——萍乡市干部下村扶贫见实效
  胡健
  江西省萍乡市组织机关干部下农村扶贫,唱响“爱村、进村、变村”三部曲。统计数字表明: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1994年的10万人减少到2.02万人,人均收入由1994年的400多元增到1100多元;“九五”期间有8万人口脱贫,其中36%的农户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萍乡市下辖3县2区、59个乡镇、811个行政村,总人口175万。这里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是革命老区。1998年起,该市每年都要从市、县(区)两级396个部门、单位抽调530多名干部下到农村基层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包扶21个乡、镇137个村,整顿基层组织,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干部下农村扶贫,要扶在点子上,帮在根本上。安源区安源镇的石板村过去穷得出了名,连写宣传标语买红纸的钱都没有。市委书记刘南方在这里蹲点扶贫以来,村里选上了女能人张慈华当支部书记,她团结党支部一班人,很快就打开了局面:抓农业,依托城郊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种养业独具特色;办企业,瞄准市场办食品加工业,田园酱鸭厂愈办愈红火,安源“源辉”酱鸭誉满城乡,并成为来萍乡安源旅游者争相购买的风味特色食品。如今的石板村面貌焕然一新,建了新校舍,修了水泥公路,农民过上了“仓里有粮、手里有钱”的好日子。
  老区莲花县坪里乡,土地革命时期有1000多名青壮年参加红军,近300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在这块洒满革命先烈鲜血的土地上,由于交通闭塞等种种原因,到1997年仍有占人口总数20%的农户生活在贫困线上。市委派工作组进驻该乡,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汪普生担任包乡扶村工作的挂点领导,带领工作组6名成员吃住在农户家中,除了回机关开会和双休日,其他日子大都扎根在贫困的农户家中。去年4月的一天,他们来到贫困户胡金健家中,发现他一家四口挤在一间摇摇欲坠的危房内,其妻患精神病,男孩无钱读书而辍学,小女孩外出做卖花童。工作组立即捐赠200元和一些文具书本,使辍学的男孩重返校园;接着又想办法筹资数千元帮他整修危房,还送去三吨水泥给他整修承包的鱼塘,送去鱼苗,并在养鱼技术上、市场信息上予以指导,一家四口从此安居乐业。
  干部下农村扶贫,关键是为民办实事。萍乡市“九五”以来,办了一件件让农民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事: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新建和改造公路1200多公里,修桥100多座,使大都集中在山区、老区的贫困山村村村修通了致富路;架设改造用电线路1000多公里,98%的村通了电,80%的村通了程控电话;兴修、完善水利工程300多处,受益农田8万余亩;创办了70多个农业种养示范基地,兴办了一批食品加工厂,带动了千家万户的专业生产,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现已基本建成果药茶、矿产、建材、养殖四大扶贫支柱产业,年总收入约4亿元,受益贫困户年人均增收250多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