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莫让好事变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29
第9版(消费大观)
专栏:周末闲话

  莫让好事变味
  百合
  最近,京城一家刚开业不久的商场低价促销,由于店内顾客爆满,一位女顾客被挤倒在滚动的电梯上,被挤断了肋骨和挤掉了裤子。女顾客愤怒之余,向法院起诉,要求商店对她所受到的身体和精神损害给以赔偿。由此也引出一个话题,即商家如何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正当权益不受侵害?
  在北京或其他地方,商场开业或打折因人员爆满而导致顾客受伤的事件并不只这一起。前些日子,北京酒仙桥一家超市举办活动,一桶食用油降价4元钱,每日限量供应。此举引起了周围居民的积极响应,许多人一大早就来到商店门口等候。开门后争先恐后往里跑,有的老人因腿脚不利索跌倒了,也有的来晚了抢不到油,就开始抢别人手里的油,于是一场混战不可避免。令人惊讶的是,商家面对混乱场面却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据说,商家举办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招“人气”,只要“人气”旺,别的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可能有些商家认为,打折让利对消费者已够意思了,顾客多环境乱怪不得自己。其实,这话是站不住脚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到商店购物,商店就有责任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并保证顾客的安全。无论消费者是来购买正价商品还是打折商品,无论商店里人多还是人少,商家对消费者所负的这种责任都没有改变。因此,商家在开业或对商品打折时,应该把保障顾客的安全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考虑尽可能为顾客提供方便服务,消除混乱的隐患。比如派出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加大降价商品的日投放量等等。
  商家打折降价本来是件好事,但如果华而不实、一味追求“轰动”效果,就可能使好事变“味”,变成玩弄消费者的一场闹剧。对商家来说,任何时候顾客都是上帝,任何时候自己都不能以“施主”自居。如果坐在一旁看热闹,缺乏对消费者起码的尊重,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最终失去消费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