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改革攻坚:国企唱出重头戏——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谈一年来经济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2-25
第1版(要闻)
专栏:2000两会特稿

  改革攻坚:国企唱出重头戏
  ——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谈一年来经济改革
  本报记者 王彦田
  开栏的话新千年我国人民又迎来即将召开的“两会”。世纪之交的“两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将总结过去一年我国人民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继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的奋斗历程,筹划和部署本世纪最后一年国家的各项重要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撰写了一组稿件,从今天起陆续刊出,献给广大读者,献给代表和委员。
  第一篇 改革攻坚:国企唱出重头戏
  第二篇 经济发展:扩大需求势头好
  第三篇 民主法制:迈出坚实新步伐
  第四篇 精神文明:形成强大凝聚力
  第五篇 科教兴国:扎实推进见成效
  1999年,伴随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经济改革有多项重大举措出台。“两会”前夕,记者就经济改革话题采访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大家认为,改革在向深处拓展,力度不小,平稳推进,成效显著。
  国企改革大刀阔斧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改革的重心,是改革的“重头戏”。1999年国企改革出台的措施可谓“大刀阔斧”。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债转股”。这是国家减轻重点国企债务负担的一项重大举措。国有企业债务负担沉重是影响盈利的重要因素,一些企业虽产品不错、管理不错,却因没有资本金而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去年下半年,“债转股”政策一出台,就得到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积极响应。像鞍钢、本钢、一汽、二汽等大型骨干企业,都有几十亿、近百亿元的债务转为银行股权。全国人大代表、东风集团神龙汽车公司中方总经理张世端说,这项改革措施,解决了国企历史积累的一个大问题,对提高国有骨干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审查推荐了“债转股”企业601户,拟转股总额4596亿元。
  企业兼并破产的力度逐渐加大,国家下决心关闭破产一些大型企业。去年,国家把几百亿元银行呆坏账准备金集中用于纺织、煤炭、有色、冶金、军工等重点行业的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的破产、关闭,已初步安排了十几家职工过万人的大型煤炭、有色、纺织企业进入关闭破产程序。国家经贸委介绍,前两年共安排了700多亿元的呆坏账核销,全部实施后,可以减少大中型亏损企业860多户。
  1999年是近两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力度最大的一年。石油两大集团在基本解决了政企不分问题后,实现了上下游、产供销一体化。有色金属行业组建了铝业集团、稀土集团和铜业集团后,亏损大幅度减少。电信业的四大集团也开始组建。
  政企分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大主题。去年,人们关心的中央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所管理的企业脱钩及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所办经营性企业移交地方的工作进展顺利。脱钩的530户企业,大部分处理方案已落实到位,移交的6000多个经营性企业接收和处理也基本到位。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由于改革和各项措施实施,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出现了转折。这一变化主要表现是国有企业的盈利水平去年大幅度上升。1999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00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70%,全国30个省、区、市中有近90%的地区不同程度地增利或扭亏、减亏。这样的成绩,为2000年最终实现国企脱困目标打下了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董辅礽在谈到要继续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时说,去年国有企业脱困有很大进展,形势喜人。国有企业还应进行战略性改组,实行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全国政协常委吴敬琏提出,国有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制度创新。今后,国企改革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从战略上调整布局和结构,让国有企业真正实现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货币化分房牵人心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既是一项配套性的改革,又是一项基础性的改革。目前,全国有1100多万国企下岗职工和2700多万离退休人员。去年,下岗职工90%以上得到了基本生活费,绝大多数地区做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放率达到98%。
  去年7月,中央作出了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的决定,全国共有8000万人享受了这一待遇。据统计,有600万下岗职工、80多万失业人员和2700多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提高,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月增加86元,失业保险金月人均增加44元,企业离休人员月人均增加145元,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60元。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成果。
  要发钱,首先要有钱,为了筹集更多的社会保障资金,去年初,国家把交纳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的范围扩大到城镇包括民营企业的所有企业。这样,到去年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比年初增加了95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增加了1984万人,一举扭转了养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
  住房制度改革一直是牵动人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这项改革在去年有了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是货币化分房开始全面推开。
  房改进程加快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全国住房制度改革难度最大的在京中央机关的房改有了较大进展。去年8月《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实施。北京“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的住房补贴制度开始实施,对全国住房分配货币化工作起到了政策示范和推动作用。二是全国各地住房分配货币化方案陆续出台,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已出台了货币化分配方案,35个大中城市有24个的方案已出台。三是加快了公有住房的出售。去年,全国多数省市可售公房的售房比例已超过了50%,重庆、河南、广西等十几个省市区的售房比例已超过了80%。全国多数地区已取消了标准价出售,过渡到了成本价售房,并建立了房改成本价逐年调整的机制。四是住房租金调整力度加大。北京已制定了房租调整幅度和补贴办法,将在不久后出台,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调整租金后,住房租金支出将占到家庭收入比重的10%左右。
  全国人大代表、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说,停止实物性分房,实行货币化分房并开放住房二级市场,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这对遏止分房中的腐败现象,提高人们居住水平,加快建筑业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财税金融多项改革平稳推进
  去年,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改革进展平稳。
  在财税金融方面,国家出台了多项改革措施,引起了社会的热切关注。
  去年6月,国家再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是自1996年以来的第七次降息。11月,人们普遍关注的个人利息所得税开征,税率为20%。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谢平认为,调整利率有利于鼓励消费和投资,特别是7次降息,使国有企业减少利息支出2600多亿元,对企业扩大投资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恢复利息税,可以起到促进消费,调节分配的作用,便于国家集中更多的财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有利于社会稳定。
  去年,央行取消外资银行营业性分支机构地域限制,扩大了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的范围。10月1日起,央行取消了居民因私出境按年度供汇一次的限制。居民出境几次就可以申请几次用汇。这些政策出台,都受到了广泛欢迎。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改革是发展的动力。1999年,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深化改革密切相连。2000年是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国企三年扭亏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决战之年。代表、委员们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只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上下同心,锐意改革,开拓进取,这一目标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