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在继承中创新——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2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在继承中创新
  ——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报记者 贾西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其鲜明的中医特色和对多种难治病症的独特疗效吸引了众多的病人。去年门诊量达135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数1万多人次,创下了该院历史上最高水平。
  这所医院拥有一批在全国、全省著名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他们不断创新,在治疗重症肌无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脾胃病、血症、心脑血管疾病、肾病、妇科病、眼底病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疗法。
  全国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在6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擅于运用中医脾胃学说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和多个系统的病症,他从中医“脾主肌肉”的理论出发,研制了具有健脾强肌的中药“强肌健力胶囊”,用于治疗脾虚型重症肌无力症,疗效达95%以上,使这一顽症的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该项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邓老的经验在新一代名中医中得到了发扬和创新,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脾胃病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科疑难疾病,其治疗一直是骨科的难题。该院骨科专家袁浩教授于1982年创立以多条血管束植入为主的手术方法,并研制了中药生脉成骨片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配合康复疗法,加速肢体功能的康复。同时根据临床实践提出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六期分型法,分期分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与中药治疗,使之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一系列的治疗方法已被3000例实践证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患者前来就医,该院骨科被定为全国髋关节疾病治疗中心。
  糖尿病病人的死亡原因主要是继发血管病变和合并感染,该院糖尿病专家熊曼琪教授首创“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治疗糖尿病,研制了“三黄降糖片”、“知麦降糖片”、“芪桃片”等中成药治疗不同症型的糖尿病病人,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实践证明,这些中药制剂具有良好的降糖、降脂作用及防治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效果。研究还表明,芪桃片能使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减轻或逆转,从而使病人减轻对降糖药的耐药性。
  全国血症急症协作组组长、血症专家丘和明教授长期从事血症系列研究,研制的高效速效的中药新药“紫地宁血散”被列为全国急诊科必备中成药,研制的“紫淤灵”、“清毒饮”、“养正片”等系列制剂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淤、再障、白血病等危重病症中取得显著效果。
  温病专家刘仕昌、彭胜权教授继承和发扬了岭南温病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急性热病、登革热、急性传染性肝炎等均有独到的经验,与该院血症急症研究、中药治疗蛇伤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研究一起促进了该院中医急症的飞速发展,使该院被定为“全国中医治疗急症中心”和广州市120急救中心站之一,急诊负责范围达98平方公里,年急诊量达6万次,在广州地区各大医院中名列第四位。
  我国类风湿病的发病率达3‰—5‰,该病长期以来被列为世界难治疾病之一,其病程长,易复发,治疗难度极大。病人陆先生从9岁起四肢关节及腰椎关节一直疼痛难忍,10多年来历经10多间医院的治疗,花费10多万元,病情未见好转。1998年他慕名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治。经过该院半个多月的中医药治疗,关节疼痛完全消失。病人深有感触地说:“我如早些到这里,就免受那么多痛苦了。”该院院长、类风湿专家陈纪藩教授,多年从事类风湿病的研究和实践,他认为类风湿病其病因多为气血虚弱,肝肾亏损,复感风寒湿邪所致,其关键在正虚邪阻,虚实挟杂,治疗宜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滋补肝肾,并研制了专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通痹灵”系列,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率达90%以上,从而为类风湿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