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精神文明建设:结合与创新的大舞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28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精神文明建设:结合与创新的大舞台
  黄汉明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怎样才能有效地把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深入?从南宁市的实践经验看,关键是做好“结合”与“创新”的文章。
  在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上下功夫
  如同精神不能离开物质而单独存在一样,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孤立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提升人的精神文明程度,实现人们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的文明化。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是它的基本要求。分析一些地方和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之所以不能深入,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脱离人的需求的实际,脱离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不解决实际问题,讲“深入”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增强“结合”意识,切实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得越紧密,实际问题解决得越多、越好,精神文明建设也就越深入。
  首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在区域发展中的指导和保证作用。南宁市作为广西首府,是祖国大西南的重要枢纽城市。为了使它在广西沿海、沿边、沿江的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龙头带动作用,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确立了建设“首善之区”的大目标。自1994年起,围绕这个目标,每年完成一项中心任务,扎扎实实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创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城市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有效地激活了城市的经济要素,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其次,紧紧抓住并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以此影响和提升人们的文明程度。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是一定客观实际的反映。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就精神讲精神”,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人民群众想什么,要求什么,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课题。近年来,南宁市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始终注意研究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眼前事、身边事抓起,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断拓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域
  实践在不断发展,旧的问题解决了,群众的关注点又会转移到新的问题上,这就需要不断拓展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经验证明,扩大文明领域,以文明代替非文明,本身就是一种创造,需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南宁市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始终强调以解放思想、开展创造性工作为牵引力,反对墨守成规、唱老调子。去年以来,根据中央文明委“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和自治区树立广西“改革开放,文明礼貌,办事认真,奋勇争先”新形象的要求,南宁市在原有抓“三个一”(抓摊前“一个桶”,整治环境卫生;抓街头“一个岗”,整治交通秩序;抓路上“一辆车”,整治行业风气)的基础上,拓展到了“五个进”,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
  文明新风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停留在“点”和“线”上,必须努力覆盖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把“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推进社区,就是到“面”的重要体现。针对社区现状,南宁市提出了“环境整洁优美,社会秩序井然,邻里关系和睦,社区服务全面,文体活动丰富,管理制度完善,计划生育达标”的创建标准,以“便民利民为民”社区志愿者为骨干,积极开展扶贫帮困、家电维修、医疗保健、法律咨询、家政互助等社会公益活动,从而使遵守社会公德、坚持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目前,全市文明小区创建面达到100%。
  优质服务进网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行社会服务网络化。全市建立了以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为龙头,包括医疗、供水、供电等十二个窗口服务行业在内的社会应急救援服务网络、交通治安巡逻网络、“3·15”投诉网络以及市容市貌管理服务网络等,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使群众在便捷的服务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增强了为社会服务的自觉性。
  群众文化进广场。在现代社会,广场文化对市民的精神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南宁市把广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大力开展文明颂、祖国颂、改革开放颂和社会主义颂活动。广场上,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气氛热烈。
  园林绿化进街道。绿化不仅仅美化着环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南宁市提出,“让公园走上街道,把街道建在公园”,逐步实现“把城市建在公园里”的目标。
  环保行动进家庭。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加入环保行列,全市有十四万多个家庭参与了“环境优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上万名中小学生“小手拉大手”,和家长一道保护生态环境,共创绿色家园。
  领导必须尽职尽责
  实践一再证明,领导重视不重视、尽职不尽职、方法对路不对路,直接影响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多年来,南宁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始终抓住领导这个关键不放。在措施上,重在建立有效的机制,促使领导者尽职尽责。
  一是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从市到基层,层层明确一把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凡是重点、难点问题,都必须由一把手直接抓。1995年以来,南宁市又建立了责任街制度,规定每一位市级领导干部负责一条街道,与当地居民一起创建文明示范街。这就使得领导责任更加明确、具体。
  二是一个规划落实到底的目标制。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具体化、目标化,每年都确定一个创建目标。各级各部门按照确定的目标和规划,抓好落实。为了保证多年来形成的建设规划能够贯彻到底,南宁市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使人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是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奖惩制。市委、市政府每年同各区(县)、各部门签订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目标责任书,定期检查,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作为检查工作、考察干部、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真正做到奖惩兑现,该提就提,该降就降,使人们感到抓精神文明建设是动真格的,因而不敢有任何懈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