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复杂性中的明晰路径——读《系统科学概要》和《科学社会学引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2-12
第6版(文学之页·读书天地)
专栏:读书天地

 复杂性中的明晰路径
  ——读《系统科学概要》和《科学社会学引论》
  王随仁
  早在本世纪初,列宁就曾指出:“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第时代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是存在的,在二十世纪,这个潮流也同样强大,甚至可说更加强大了。”科学发展的历程,印证了列宁的远见卓识。当今时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鸿沟正在缩小,其“合流趋势”不可阻挡。
  《科学社会学引论》(沈禄赓、林淑华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和《系统科学概要》(沈禄赓编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出版,给这一正在汹涌向前的洪流增添了新的力量,并从宏观上对这洪流的形成和流向给予了清晰而有力的分析和梳理。
  科学研究从“边缘学科”到“横断科学”再到“综合科学”,都使研究指向“复杂性”的研究。历史上单学科、单元素“单兵突进”的研究方式在今天已逐渐显出它的局限,科学技术、社会、人文等多学科、多向度的“复杂性”研究成为我们今天面对问题的起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研究方式是今天许多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研究成功的必然门径。《系统科学概要》在宏观的角度对于“复杂性”的诸多元素、方向和路径进行了清晰而有力的分析与梳理,并对自组织(含他组织)系统理论、混沌现象及其理论、信息和信息系统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而微的研究。
  所有隐藏在问题深处的关结筋脉在宏观的把握中显现出来,问题的“复杂性”在此呈现出了线索的明晰性。事物和问题的关键要素和必然逻辑走向水落石出般有了逐渐清晰的趋势。“像社会和自然界自身一样来研究社会和自然界”在条分缕析的梳理中似乎有了更大的可能。我们将面对的不再是乱无头绪,“剪不断理还乱”的单纯的“复杂性”,我们在“复杂性”的迷宫中似乎看到了那隐隐出现的路径。
  《科学社会学引论》总论了创立科学社会学的基础和这门学科的渊源界定及学科性质和学科位置,在理论的宏观和微观层次上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在更加微观的角度分析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与经济、与政治、战争、哲学、传统文化乃至美学、语言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自然地导出了科学社会学的方法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等重大的理论阐述和主张在这里得到了具体的理论落实。在理论阐发的过程中,作者还对诸如中国历史上科学与文化之间的历史性关系作了新的阐述,并对许多困惑已久的现象给予了自己独到的理论解答。
  作者是在《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科学技术知识概要》等五部专著的基础之上来完成这两部著作的,对基础知识的爬梳和大量的材料占有使理论的阐发获得了更稳固的基石。(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