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尧乡儿女绘新图——临汾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2-13
第5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尧乡儿女绘新图
  ——临汾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巡礼
  本报记者 王锦鹄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临汾地区所辖的侯马、曲沃、洪洞、襄汾等市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区。只见汾河滩上,人声鼎沸,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在已建成的项目区内,田林路渠配套成网,绿油油的冬麦地平展展地连成片;温室大棚里春意盎然,碧绿的蔬菜、鲜艳的花卉令人赏心悦目。见到这种情景,怎能相信几年前这里还是盐碱茫茫、芦荻萧瑟的荒河滩和十年九旱、广种薄收的中低产田呢?正是农业综合开发,给临汾农村面貌带来了新的变化。
  临汾地区是一个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地区,农业在全区经济结构中比重占70%以上,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全区609万亩耕地,旱涝保收的水田面积仅150万亩,其余都是中低产田。从1990年开始,临汾地区在侯马、洪洞等市县,开始了农业综合开发试点、示范工作。
  临汾地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8个县市。地区确定农业综合开发以改善农业基本条件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产增收为目标,科学合理规划,集中连片开发。4年间全区新打配套机电井1457眼,新建机电灌站55处,新开整修田间道路1378公里,架设高低压线路534公里,改造中低产田29.93万亩,还发展了水产养殖基地6400亩、良种繁育基地14.4万亩,建设农田林网9.5万亩。
  随着农业综合开发的不断深入,临汾地区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侯马市在项目区修建了砂石化道路112公里,植树40多万株,建起了一条20多公里长的防护林带,农田实现了林网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8.2%,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他们还大力开展节水工程建设,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51%提高到92%,使亩次灌溉成本降低1/3。
  为使项目区实现高效益,临汾地区在开发中按照种植区域化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结合各项目区的不同条件,宜粮则粮,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菜则菜,调整结构,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曲沃县推行大田粮改蒜和小麦—油葵、小麦—玉米—大豆、大蒜—西瓜—玉米等套间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全县建成80个节能温室,温室区亩产黄瓜1.5万公斤,收入1.5万元,是开发前仅种植一茬小麦收入的几十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98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达168.8亿元,粮食总产17.1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38元,1999年又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