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我国科技竞争力排名急剧起伏 客观看待“洛桑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2-10
第4版(科技)
专栏:

  我国科技竞争力排名急剧起伏
  客观看待“洛桑报告”
  赵明 王学健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每年一期的《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参与排名的47个国家和地区中,1999年度中国的科技竞争力排名从上一年度的第13位大幅下降至25位。这一结果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为此,我们采访了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杨起全、吕力之两位研究员,请他们谈谈对此事的看法。
  排名下降与指标调整有关
  两位专家认为,洛桑报告的指标数量和内涵各年度之间常有变动,1999年度该报告中我国科技竞争力排名大幅下降,与新增的6项指标我国排名靠后有很大关系。新增指标中,除“合格信息技术人员可获得程度”属专家调查数据外,其余5项都是统计结果。“1950年以来人均获诺贝尔奖人数”、“人均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人均研究与开发人数”、“人均企业研究与开发人数”4项指标,我国分列第41、39、33和31位。
  排名不等于实力
  两位专家指出,不管科技竞争力排名有多大的波动,我国的科技实力还是比较稳定的,排名应该在世界前10位之内。而且只要仔细研究洛桑报告中的核心科技指标就会发现,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基本上处于平稳发展状态。
  两位研究员说,上一年度中国科技竞争力由第20位上升至第13位,“我们当时就有比较冷静的分析”,新增的两项指标“研发设施重新配置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法律环境制约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程度”均是软指标,前者中国排第二,这表明了外界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效果的认同程度;后者排名第15位。这两项当年新增指标对中国的排名起了部分拉动作用。
  两位研究员说,洛桑报告的指标体系仍处于研究完善阶段,作为科技竞争力的参考评价体系,该报告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目前还不能以一年的排名升降作为判断国家科技发展状况的唯一根据。尽管别的国家也在发展,但我国的科技竞争力绝没有报告显示的波动那么大。
  洛桑报告的启示
  杨起全和吕力之认为,尽管可以为科技竞争力排名下降找出各种理由,也可以不理会这一排名,但我们不能不重视各项基本指标排名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1999年我国科研开发经费总量位居第13,比上年上升了4位,这是近年来国家增加科研开发经费的客观反映。但我们也应看到,美国、日本用于开发与引进费用的比例是1∶0.04、德国是1∶0.3,而中国是1∶12。一些发达国家引进的技术,往往只是专利、许可证和核心技术,而中国引进的多是设备和工厂。
  杨起全认为,我国目前正进入以消化、吸收、改进为主的阶段。到2010年,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我国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目前只有0.65%左右,列第33位。为增强科技实力,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仍须进一步加大科技经费投入。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1999年度我国的排名比上年提升了16位,位居第17,表明这方面的情况大为改善。此外,在“基础研究支持长期经济、技术发展程度”、“义务教育阶段科技教育程度”、“青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企业间技术合作充分程度”、“企业与大学间技术转移的充分程度”和“技术开发资金充分程度”等几个方面,排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在“合格工程师可获得程度”一栏,我国居倒数第一位,“合格信息技术人员可获得程度”我国居倒数第二位,反映出这两类人才的严重缺乏。
  两位专家还说,从报告的各项指标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企业还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创新的有效需求不足是我国企业的通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