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极右党入阁的历史解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2-16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极右党入阁的历史解读
  庞中英
  最近,主张新纳粹主义和排外主义的奥地利自由党最终入阁,结束了二战后极右政党被拒之于欧洲国家政府的历史,一向安定的奥地利也由此陷入空前严重的内政和外交危机。这是一件引人注意的事。
  解读奥地利极右政党入阁事件需要回顾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地利既是纳粹德国的受害者,同时又是法西斯主义的加害者。
  吞并奥地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纳粹德国精心上演的“慕尼黑阴谋”的第一幕。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就开始觊觎奥地利,制定并一步步实施了吞并奥地利的国家计划,而奥地利纳粹分子和政党则里应外合,终于在1938年3月使奥地利丧失独立地位,成为德国的一个“省”。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奥地利作为德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了希特勒发动的侵略战争。
  1943年10月,反法西斯的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发表了《苏美英关于奥地利的宣言》,该宣言虽然也指出奥地利因站在希特勒德国方面作战而负有战争责任,但还是片面地把奥地利当作纳粹德国的受害者。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雅尔塔首脑会议发表了《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进一步强调,奥地利是希特勒德国的“第一个牺牲品”。本来,奥地利是法西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盟国为什么对它作出这样宽厚的结论?原因是盟国想通过把奥地利从德国区别开来,从而迫使纳粹势力早日投降。但是,这无异于宣布:战时的奥地利不是希特勒的帮凶和同伙,由此导致战后奥地利没有认真反省历史的严重“后遗症”。
  有了纳粹德国的“首位受害者”作挡箭牌,战后奥地利对纳粹历史的告别非常不彻底,如同亚洲的日本那样,不要说对战时法西斯主义恶行表示道歉和赎罪,就是让人们记住那段历史并从中吸取教训都很勉强。
  欧洲国家对奥地利极右势力入阁反响强烈,这及时地向蔓延于欧洲大陆的各种极右思潮和势力敲响了警钟:欧洲不能让“奥地利病”传染,欧洲不能忘记20世纪最深刻的历史教训。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对许多国家的政治和社会进程的负面影响已经非常显著,新纳粹主义、新军国主义等极右势力可能重新抬头。一些国家,如日本的极右势力对强调真实的历史十分反感就是实例。对有极右政党参加的奥地利政府进行外交制裁,将鼓励各国政府和人民认清极右势力的真面目,团结一致遏制它们的抬头,促进新世纪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健康趋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