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引导农民认识目前农村中的新气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4-24
第2版()
专栏:

引导农民认识目前农村中的新气象
李杏村
当前农村里出现了许多新的气象和新的面貌,这是在农村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但是,广大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并不是都能清醒地认识这些新的成就。我们必须引导农民认识这些成就,这是鼓舞农民的生产情绪,推动各种工作前进的有效的方法。
怎样引导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使他们明确认识本村本乡几年来的变化,就是很好的方法。这里不妨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三月初,有一位同志到河北省昌黎县的犁湾村,和乡干部座谈,问到今年农业生产中有些什么困难,有些什么有利条件。大家只说到困难的一面,如畜力不足,饲料缺乏等等;而有利条件,却一点也谈不出来。可是在另一个小型座谈会上(社干部三人,社员两人),那位同志换了一种方式,询问犁湾村这几年来和过去有些什么不同,大家想了一想,就接二连三地说出了本村许多重大的变化:
(一)过去单干户多,现在合作社多。由于合作社显示了优越性,农民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二)过去村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户缺粮,现在除了少数几户外,绝大部分变成余粮户了。农民的生活改善了:几乎家家户户有个暖水瓶,人人都有件绒衣,青壮年都有身制服,老年人都穿上了洋线袜子。(三)过去本村打的粮食年年不够吃,要靠从关外买进粮食,现在除了自给之外,年年可以卖出几十万斤余粮。(四)过去,本村每到冬春季节,街上东一伙西一伙吸烟闲聊天的人很多,现在看不见这种人了。(五)过去妇女都不参加劳动,认为劳动可耻,现在都参加劳动了,认为这是最大的光荣。过去人们认为要娶得起老婆就要能养活她,认为让老婆参加劳动很丢人,这种想法现在根本改变了。(六)过去村里失学儿童占多数,现在入学儿童占多数。解放前,全村只有五名中学生,十多名高小生,现在有五十多名中学生,二百多名高小生。(七)过去穷人生活生产困难,地主富农有钱也不借给,借给的就要重利,一辈子也还不清。现在县有银行,村有信贷社,政府还照顾,困难克服了。(八)过去本村买卖土地、雇长工、放高利贷的多,现在没有了。(九)过去土地耕作很粗糙,不秋耕,上粪少,现在耕作细致,肥料增加,有了一些新式农具和农药。(十)农村风俗改变了:过去小偷、二流子、赌钱的多,现在小偷、二流子大大减少了,赌钱的没有了。过去如遇婚、丧、买、卖,看吉日的“风水先生”很活跃,现在不见了。公、婆、儿、媳民主处理生产生活问题,家庭和睦团结了。
参加座谈会的五个人,在集中了本村的“十点变化”后,便恍然大悟:看到了本村的新情况和生产上的有利条件,因此大家都很兴奋。由此可见,联系实际引导农民认识新事物,既适合于农民的觉悟水平,又能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是各地可以随时随地采用的方法。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农民为什么需要引导?引导是一种教育方法,只有用各种方法从各方面向农民进行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觉悟能变成实际的行动。这样,一切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为什么农民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这些事也认识不足,而需要我们去引导呢?这是因为,各项社会主义措施虽然是根本上符合农民的利益的,但是并不完全符合他们的习惯,而且往往是和他们作为生产资料的小私有者的要求相抵触的。比如,作为小私有者,农民很自然地要求贸易自由,不愿接受国家的计划;我们为了国家和农民的利益,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却不能不对粮食等等重要的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同样地,生产合作逐步改变农民的所有制,当然更不是很容易就能为他们接受的。况且我们有些工作还有缺点,有些工作又做得比较粗糙,缺乏深入的宣传解释,所以,农民就往往只看到不合他们习惯的那一面,只看到和他们的要求相抵触的一面,而看不到对他们有利的那一面,正像俗话所说的那样,“人在福中不知福”。对于小私有者的农民说来,这种情况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可是,既然对他们有利的那一面,“福”的那一面,是在客观上确确实实存在着,而且是他们亲身经历着的,所以,只要我们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他们是能够认识到的。让我们耐心地去引导农民认识他们生活中越来越光明的这一面,把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鼓舞起来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