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我国大力加强文物保护法制建设 今年将修订《文物保护法》并出台有关法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2-2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大力加强文物保护法制建设
  今年将修订《文物保护法》并出台有关法规
  本报北京2月23日讯 新华社记者曲志红、本报记者卢新宁报道:在今天开幕的2000年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记者获悉,大力加强文物法制建设,真正做到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将作为新一年文物工作和文物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以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我国文保事业的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文物管理和文物保护事业,正在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遵循文物工作自身规律、国家保护和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新体制,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指出,不断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管理、依法保护文物,是这种新体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据介绍,自1982年我国文化领域里的第一部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以来,我国的文保事业逐步纳入法制轨道。十几年来,我国文物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国家和各地方陆续公布实施的文物法律、法规及法规性文件达百多件,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法律框架。各地和各级政府依法开展文物保护抢救工作,逐年加大对文保事业的投入,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各有关部门依法打击各种文物犯罪活动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据了解,今年我国文物界将《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作为文物法制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为使这部大法更加完善、严密,有关部门已经多次在全系统广泛征求意见,组织专家反复讨论,修订的重点集中在加强管理措施、规范文物流通领域、强化文物行政执法等方面。此外,国家文物局今年将陆续制订、出台和修改的有关法规、条例及规章制度还有:《博物馆管理条例》、《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条例》、《文物流通管理办法》、《文物拍卖管理办法》、《博物馆登记暂行办法》、《文物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标准》、《文物出境鉴定参考标准》、《文物影视拍摄管理办法》等。并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管理条例》的论证、制订,积极参加《水下文物保护国际公约》的起草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