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本溪煤矿应即纠正浪费原煤的偏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4-24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本溪煤矿应即纠正浪费原煤的偏向编辑同志:
本溪煤矿长期存在着丢失和浪费原煤的现象无人过问。根据本溪煤矿测量科的不完全统计,光是一九五四年全矿四个采煤区就丢失原煤至少有七万一千二百吨。如果把所有的损失合起来,估计有十四万吨左右。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造成丢失和浪费的原因:首先是顶底板丢采和空巷浮煤的丢失情况很严重。第一采煤区西三道二接,在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到二十五日,平均每天扔在运煤道上的原煤就有零点四五公尺厚。其次,煤、石不分装也是造成丢煤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煤时,只顾赶进度,把煤和石头混装在一起,然后丢在井上的翻碴场里。由于煤、石不分装所丢失的原煤每天约有十五吨左右。市民们从一九五四年六月到十二月,在这个翻碴场上选出的原煤就有七百七十一吨。第三,车皮供应不足或不及时,原煤不能全部及时地运出,工人就将它扔在空巷中或塞在石垛里。
丢煤多半发生在地层有变化或煤层过薄的地方。因为在这样情况下,基层干部和工人,怕完不成定额,就去赶周期,争取多进巷,好拿到基本工资(遇到这种情况时,工资定额并未随时合理调整),而不愿彻底回采顶底板和打扫空巷浮煤。这些煤被丢在空巷里,或被打后垛的工人当做石头填了石垛,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这个矿的领导上对资源管理工作是不够重视的。一九五四年的上半年矿里虽然有个测绘股,但对回采根本没有检查验收制度。一九五四年下半年虽然成立了地质科和测绘科,也制定了一些加强回采管理的制度,但领导上并没有认真地贯彻。如今年二月,一区西六道一接大掌子,在保安煤柱中间发现有藏煤一百七十三吨的小岩层,可是采区职工怕达不到生产定额,就不去回采了。当时地质测量人员认为可采。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生产矿长陈光进说:“扔就扔点吧!”结果还是扔掉了。这样,这个矿的严重丢煤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制止。
我建议本溪煤矿的领导同志认真地研究一下丢煤的情况和原因,订出切实有效的改进工作计划,彻底纠正这种浪费原煤的偏向。
 勤青 溪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