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悄然风行“归国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2-25
第8版(人文社科)
专栏:特别报道

  十年前老同学碰面,常问“你怎么还在国内混哪?”如今留学生的问话变成了“你怎么还在美国混?”
  悄然风行“归国潮”
  何晓鲁
  不久前在美国,听见一位留学生说:10年前老同学碰面,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怎么还在国内混哪?”而如今的问话变成了“你怎么还在美国混?”历史轮回、时代变迁,当年熙熙攘攘的“出国热”,竟已被悄然风行的“归国潮”抢去了风头。
  1990年,留美学生段祺华拿到了华盛顿大学法学硕士学位,但美国导师给他的毕业论文打了低分,因为论文题目是《论在中国办私人合伙律师事务所的可能性》。导师对他说:“你要是能在中国开办私人律师所,我给你打满分,而且把我的位置都让给你。”两年后,段祺华夫妇带着全部家当和期望回到了中国。他果然遇到了重重困难。可是经过数月奔波,他真的获得了批准,在上海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人合伙律师事务所,并且立即接手了第一桩案子:为2000多位被美国公司盘剥的中国劳工讨回了1200万美元赔偿金。他们历尽艰辛,奇迹般地在限定期间内发放了中国劳工史上最大的一笔赔偿金。“段和段”律师事务所也从此扬名海内外。
  像段祺华这样回国创业,几乎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时尚。仅在上海,近年留学生创办的企业就超过了1000家。这使我想起留学生的一个说法:出国前在国内时,是“有土地没有天空”,出国以后呢,“得到了天空却失去了土地”。那么今天,归国留学生能否在拥有土地的同时,拥有拓展事业的广阔空间呢?
  在北京地铁车站,我们追上了步履匆匆的网络公司“搜狐”的总裁张朝阳。在世纪之交,最新回国的这一批知识创业者遇上了时势造英雄的大好机会:全民关注知识经济,国家推动知识创新,国际资本看好网络前景,各种媒体也热衷于塑造中国的“网络明星”。他们,得到了轰轰烈烈创造新神话的机会。
  在美国从事肿瘤免疫与基因研究的郭亚军博士,曾经面临着“留下”还是“回国”的两难选择。最后,在导师、40年代毕业于哈佛的吴孟超院士支持之下,一种前所未有的“哑铃模式”诞生了———既保留专业人才在国外的科研职位和实验室,又同时在国内组建相应学科的实验室和研究基地。穿梭其间的中国学者,真正地体会了做“两栖人”的滋味,也收获了双倍的成功喜悦。
  事实证明,“回国定居”方式已不再是留学生报效祖国的唯一选择。短期回国讲学、创办企业、担任技术顾问,或是参与教育部“春晖计划”组团回国,为中国西部地区开发提供科技咨询服务等等,方式越来越灵活多样。
  来自华尔街的青年银行家汪潮涌,不久前在北京创立了一家小小的投资咨询公司。他放弃了华尔街百万美金的年薪回到中国。“1985年我出国的时候,我还没有梦想到中国会有证券交易所。后来很短的时间中国的证券业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业,我觉得中国未来一定会有民营投资银行业的大发展。”他的一位合作者、留美女博士张毅则说:“我认为现在是在中国发展高科技企业的最黄金时代,再晚一年,就可能像落后一个世纪一样,彻底错过了这个市场时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归国学者都选择“下海从商”。在山东东平县癌病高发区,我们见到了医学博士于保法创办的乡间肿瘤医院,为四方各地贫困的癌症患者治病,他觉得辛苦而又幸福。而在中央音乐学院,从意大利载誉归来的提琴制作艺术家郑筌教授,则在普通岗位上默默执教15年,育得桃李满天下。人生流逝,岁月积淀,他们得到的回报比金钱更有生命力。
  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沃守信主任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总共32万,每年以20%的速度在递增;而近两年的回国人数是以18%的速度在递增,这个速度正在加快,回国人数已达11万。留学和回国步入良性循环。
  在大洋彼岸,一位留学生对我们说:“在海上边,尽管我们今天看到浪潮是从西边打过来,明天我们就会看到浪潮从东边打过去,我认为绝对是这种趋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