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任若平,北京人,干部——离不开政府的全力支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2-26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本月话题

  任若平,北京人,干部——
  离不开政府的全力支持
  1999年12月17日,北京市文化局在朝阳区文化馆召开了艺术档案现场会,资料中有两张特殊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张是毛主席接见第一届文化馆长会议代表的合影,一张是江泽民总书记与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合影(老馆长李淑芬和现任馆长徐伟分别出席了这两次会议)。这两张照片反映了朝阳区群众文化工作的今昔业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画家老甲、作家陈祖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任鸣、歌星臧天朔等都曾在这里工作或学习过。文化馆新馆建成后,中央电视台还专访过北京宣附一小的孙彬同学,他先后去过六个英语角,最后选择了朝阳区文化馆,因为这里师资好,环境好。他是在英语角里泡大的,成绩在全校是第一名。
  1996年12月28日,北京市最大、设施最好的朝阳区文化馆新馆建成,总投资四千万元,超过一万平方米。三年来,几十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数百万人:光明行———盲人音乐会、与朝阳区教委合办的校外音乐课堂、天天有展览(绘画、摄影、文物收藏)的金台展厅,还有英语角、音乐角等诸多活动,都受到了群众的喜爱。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和三百多家文化馆来这里参观,新闻媒体也多次报道过文化馆火爆的群众文化活动。
  1993年初新馆刚破土动工时,面临着严重的资金不足的困难,每次都是区委区政府及时地解决了问题。区的主管领导也经常到施工现场检查质量,解决问题。新馆建成后,第一个困难是需要还清一千万元基建欠款。区委区政府为了不使文化馆背上沉重的包袱,在区长办公会上仅用十分钟就免掉了这笔钱。此举在北京市文化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区委书记蒋效愚曾到文化馆研讨新馆工作,并修改了文化馆经营理念的内涵,“百姓的文化事业,百分之百的努力”中的“文化”二字,就是他斟酌增加的。
  从北京朝阳区文化馆建设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党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
  天津市和平文化宫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