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谁拎走了菜篮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2-26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谁拎走了菜篮子
  大卫
  作为二十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塑料,确实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而它的衍生物塑料袋,就更与我们密不可分了。尤其上街买菜,不论豆腐、猪肉,还是茄子、土豆……这样说吧,除了卖菜的人不能用塑料袋拎回家之外,别的,你都能用它拎回来。
  现在,谁还能看到提着菜篮子上街的家庭主妇?倘若有,那也只能说“偶尔”。它出现的概率,不亚于你买了一张中奖的体育彩票。而以前,却是随处可见的。就连政府也把老百姓的吃菜问题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很形象地称之为:菜篮子工程。有句俗语叫拣到篮里都是菜。我看,这句话要改了:拣到袋里都是菜。
  塑料袋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占地方,而且,更主要的,是用起来便捷。有一利,必有一弊,便捷是便捷了,环境却遭了污染。我敢说: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塑料袋存在。这句话还可以作另一种理解:处处皆可见的白色污染,其实就是人造的孽。尤其刮大风的时候,满城可能看不见一只飞鸟,但你一定能够看到随风而舞的塑料袋,飘飘悠悠,到处乱飞,一不小心就飞你头上了,甚至,恰巧掉进你自行车篮里去。有一次我抱着孩子站在阳台上,只见她不安地在怀里扭动,两手一伸一缩的,我以为有什么重要发现,谁知顺她目光一瞅,原来是一只———是一只什么呢?在孩子眼里,肯定是一只能飞的、她从未见过的鸟;最不济,也是一片硕大的雪花。但当孩子懂事的时候,她肯定和我一样会发出一声喟叹:哪是鸟呀雪花呀什么的,是城市的一块又一块大大的头皮屑……
  也许你会说,不就几个塑料袋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我们可以这样算一笔账,假设每个家庭每天用三个(其实远大于此)塑料袋,以一个有着二十万户居民的城市为例,那么,每天消耗的塑料袋是六十万个,一年下来,就是两亿多个。你应该知道,这是最保守的算法,你也可以想象,一个五十万户、一百万户、三百万户的城市,一年到底要扔掉多少塑料袋?那么,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下来,地球这只胃要接纳多少塑料袋———即使接受了,怕也弄个消化不良。而塑料袋的完全分解,要经过数百年时间。土壤中有了塑料袋,当然和人的眼中进入木刺不可同日而语,但,被包裹起来的土壤,它的透气性能如何能够给植物生长提供保证?那我们人类只好把粮食种到月球上去。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则新闻,说的是某省妇联大力提倡“妈妈环保”,在报纸的头版,白纸黑字地写着:省妇联今年将“以内带外”,大力发展妇女和家庭参与环保,首先就是摒弃塑料袋,重提菜篮子买菜……真为这则新闻高兴,看来,白色污染已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切实地付之行动了。那么,在此之前,谁从我们的手上拎走了菜篮子呢?是塑料袋?是生产塑料袋的工厂?是发明塑料的科学家?其实,谁也怨不得,那拎走你菜篮子的,只能是你自己。原先,你不是把它扔了,就是把它藏哪儿去了,说不定藏门后了,你去家找找,找到更好,找不到就再买一只。让塑料袋从我们的生活中彻底走开,这样的话,就能避免下面将要讲到的尴尬了———这样写你可别笑,这种尴尬极有可能发生。几百年后,子孙们就像我们现在凭借一堆陶罐发现古人遗迹一样,他们若在某一块工地,忽然也发现了一大堆塑料袋(其实那是我们人类的某个垃圾场),极有可能兴致勃勃地说,啊!这是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人类活动的遗迹,快与考古工作者联系,看看有没有研究价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