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粘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2-26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多咪会

  粘粘
  奚川
  六十年代初,还是幼儿的我已被父母送到了晋东老家。姨姨姑姑逗我的时候常说:“都是爹妈不待见你!”然而姥姥奶奶却很待见,一待见就给弄好吃吃,那时的好吃吃就是这粘粘。
  何为“粘粘”?锅巴是也。锅巴粘附于锅底,故而乡人称为“粘粘”。家乡贫穷,没有细粮吃粗粮,每日早餐,家家户户全都是小米玉面粥,煮粥当然少不了锅巴。姥姥烧饭很会掌握火候,她煮的粥饭锅巴既多,又不至烧得焦黑,黄澄澄粘筋筋的一大片,看着就叫人嘴馋。姥姥自己不舍得吃,全饱了我的口福。
  可是到六七岁的时候,姥姥突然宣布,往后再不许吃粘粘了。那理由很特别,说是我快上学房念书了,再吃粘粘就要“退卷子”(至今不解何意),念不好书了。我那时哪知道念好书还有大用场,现实的问题是没有了好吃吃。姥姥一片好心,换得的是我的几次哭闹。幸好入学时我到了邻村的奶奶家,又幸好奶奶对这讨厌的禁忌好像全无所知,粘粘我照吃不误。而且书也念得蛮好,特别是算术课,一考一个满分。学房老师常夸奖,回家奶奶也欢喜。初中毕业那年,奶奶以七十九岁高龄无疾而终,我才又回到太原父母身边。尽管兄弟姊妹多,家境并不宽余,但在一个以粘粘为美食的山里娃看来简直是进了天堂:每天都有炒菜,每月都能吃到肉,还有饼干、冰糕等高级食品。再后来到市郊插队,上大学念书,进机关工作,为“立名立功”终日忙碌,粘粘这儿时的美食已被淡忘了吧。
  这回重提粘粘,是因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南朝刘宋人陈遗之的老母喜食锅巴。遗之事母至孝,在外为官时,身边常备一不小的布袋,一有锅巴便存入袋内,以备省亲回家时送与母亲。后遇孙思、卢循起义造反,遗之受命征讨。锅巴积存甚多,无法送与老母,又不忍丢弃,遂带了从军。战争中官军大败,兵马溃散,逃进山泽,大半饿死。而陈遗之靠着锅巴充饥,得以幸存。事后人们都说他孝心感天地,故得此善报。这美丽动人的故事不仅使我想起了久已淡忘的粘粘,还因此找到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同好。所不同的是,陈老太吃的是干锅巴,吾所食者乃是出锅新食品;她老领受了儿子的一片孝心,我独享着姥姥奶奶对我的融融爱意。
  如今人到中年的我已有了一个三口之家,当年的小米玉面粥早已为白面大米所取代。焖大米不免仍有锅巴,可儿时吃粘粘的兴奋和得意再也找不到了。小儿正值学龄,他好像还不曾尝过粘粘的味道。倒不是我遵了姥姥那可笑的遗训,担心孩子“念不好书”不给吃。你想,随时能吃到泡泡糖、脆脆香、康师傅、芝麻糊的“小皇帝”,哪还会像我一样把粘粘当宝贝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