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不找“青天”找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2-25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不找“青天”找政策
  常绪民
  在历史上,中国农民很盼望清官,包公戏长演不衰就是明证。当他们遇到难题时,往往先想到去找“青天”帮他们解决。问题得到解决,他们赞“青天”;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怨“青天”。等“青天”,一等就是几年、几十年。时光在等待中白白地过去,社会在等待中停滞不前。
  在当今中国,“青天”情结正在逐渐消失。农民们不再消极地去找“青天”、盼“青天”,而是主动地去找政策、找法律,用政策和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前几年,有些地方的农民成群结队地找官员解决负担过重的问题,结果是耽误了时间,浪费了金钱,问题还得不到圆满解决。现在呢,他们懂得了先找政策,找法律。有的地方的农民在得到了一九九六年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十三号文件后,主动宣讲。当有关部门再征收不合理的费用时,他们就不答应了。当然,有事找政府和依靠政策、法律解决问题是不矛盾的。依靠政策、法律也就是依靠政府,因为政府的职责就是要贯彻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根本问题是,这种变化说明人们的法治意识正在逐步强化。
  农民尝到了甜头,学习政策、法律的劲头更大了。现在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家中收音机、电视机、报纸杂志增多,中央有关政策会直达农村,个别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成了“政策通”、“土律师”。这些人的出现对于贯彻党的农村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农民不找“青天”找政策,找法律,是一个进步,是依法治国的可喜成果。当然,这个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农民用政策和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有不少困难。比如有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还停留在凭权威、凭经验,不尊重农民的权益的老框框里,这就形成了阻力,不利于贯彻党的农村政策。
  农民不找“青天”找政策,对各级干部学政策学法律也是促进。其实,基层干部常年工作在第一线,直接和农民打交道,本该对政策、法规了然于胸,但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学政策热情并不高,这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是近年来上级部门下达的各种集资、达标、升级任务太多太滥了。基层干部成天疲于应付,没有时间、精力去静下心来学政策。农民的政策水平高了,法治意识强了,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加强政策的学习和法律的学习,不能办事没有规矩、没有章法。这本身就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实践,也是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途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