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怎样看待消费启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06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怎样看待消费启动
  闻潜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内容提要:●1999年我国在继续实行投资启动的同时,开始实行消费启动,使投资和消费共同肩负起扩大内需的使命。
  ●目前城乡市场都相当疲软,在居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民收入增长尤其缓慢的情形下,消费启动以城市为重点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消费启动需要有一个过程,大体上可分为抑制市场疲软、缓解市场疲软、使市场从疲软转化为繁荣兴旺三个阶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提出要“增加居民收入,引导和鼓励消费”。这里就有一个消费启动问题。消费启动是一个新事物。1999年我国在继续实行投资启动的同时,开始实行消费启动。于是,怎样看待消费启动便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我们认为,既要充分认识消费启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又要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城乡市场相互影响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
  消费启动与投资启动同行
  在我国,调节经济运行一向实行投资启动。所以,如今实行的消费启动并非调节经济运行的唯一方式,它不过是投资启动的同路人,二者共同肩负着扩大内需的使命。
  从理论上说,消费和投资两种启动机制的基本功能是不同的。消费启动的作用是引发以家庭为支柱的消费性需求。投资启动的作用则是扩大以企业投资为支柱的生产性需求。在全部投资中有一定的份额将形成居民收入。即便如此,那也不会改变投资启动的基本属性,投资启动主要着眼于扩大生产性需求。
  目前国际市场疲软,我国扩大出口受到严重的制约。在这种情形下,必须着力扩大国内市场。然而,国内市场不仅疲软,而且疲软的态势正在扩展。要扩大内需、扭转市场疲软的态势,单靠投资启动不行,单靠消费启动也不行。这就是当前我们实行投资、消费双启动的客观经济背景。
  然而,与投资启动同行的消费启动,不但作用力度不足,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用领域比较狭窄。消费启动的根本使命是促进经济增长。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促进消费品生产的增长。因为随着消费性需求的扩大,市场将会容纳更多的消费品供给。消费品供给的增加,在市场卖清的条件下,必然促进消费品生产的增长。二是间接促进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因为消费品生产的增长将引发并扩大生产性需求。随着生产性需求的扩大,市场将会容纳更多的生产资料供给。而生产资料供给的增长,在市场卖清的条件下,必定促进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但是,这次消费启动的作用领域是不宽广的。由于力度不够,此次消费启动主要是影响消费品生产,对于生产资料生产的促进作用似乎不大。即使对消费品生产,它一时也难以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究其原因是商品积压比较严重,不可能为一次消费启动所全部容纳。
  作用过程不全。消费对经济运行的启动作用,须通过生产和投资两个环节来实现。具体过程可描述为:从生产到投资,再从投资到生产。就消费品生产而言,消费性需求的扩大仅为其提供了市场容量,其生产能力的扩充要靠投资予以保证。没有消费品生产投资的增长,在生产能力已充分利用的情形下,消费品生产是难以增长的。从生产资料生产来看,由消费性需求转化而来的生产性需求,仅为其提供了市场容量,它的生产能力的扩充也要靠投资来保证。没有生产资料产业投资的增长,在生产能力获得充分而有效利用的情形下,要实现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可见,从生产到投资与从投资到生产均为实行消费启动所必需,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但是,这次消费启动的过程并不全,表现在:(1)主要影响生产,难以大量引发投资。这是因为,目前不但存在商品过剩,而且存在生产能力过剩。众所周知,唯有生产能力不存在闲置的情形下,才需要发挥投资对生产的促进作用。(2)由于缺乏投资,目前消费性需求不能转化为生产性需求,同时也谈不到各种生产性需求的相互转化。顺便提及,1998年以来的财政投资主要被限定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这一特殊领域,也很少引起各种生产性需求的转化。其所以如此,也是因为存在着生产能力过剩问题。
  消费启动应以城市市场为重点
  这次消费启动着眼于全国市场,但它是以城市市场为重点,而且是从城市市场开始起步的。目前城乡市场都相当疲软,在居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民收入增长尤其缓慢的情形下,消费启动以城市为重点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居民收入是实现消费启动的基本杠杆。看来,以城市市场为重点实现消费启动,是基于如下一些考虑:
  以非企业职工收入的增长来抑制城市市场的疲软,进而带动企业职工收入的增长。城市居民收入,除资产收入外有两大类别:(1)由企业收入分配而形成的个人收入,即企业职工收入;(2)由财政收入分配而形成的个人收入,这是非企业职工收入。在全部城市居民收入中,各类企业职工的收入占主要地位。因而一般地说,实行消费启动应主要依靠企业职工收入的增长,而非企业职工收入的增长则居于次要地位。然而,目前企业普遍面临着市场疲软,收益增长极其缓慢。这就严重制约了企业职工收入的增长。在这一特殊的情形下,提高非企业职工收入的增长率,对于消费启动就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正是考虑到这种情况,才以多年间从未有过的大幅度来提高非企业职工收入的增长率。
  任何一个企业收益的增长,都取决于它本身生产经营状况的改善。但市场环境的好坏,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乃至收入或收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非企业职工收入,基本上属于中低收入阶层的居民收入。就边际消费倾向而言,中低收入阶层比高收入阶层要高。这次非企业职工的收入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再加上其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就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城市市场疲软的扩展。而随着城市市场环境的改善,企业的生产和效益都将有所增长。这样,就为提高企业职工收入提供了可能。应该指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收入如何分配不决定于政府,它是由企业根据经济效益自主决定的,政府仅起着导向作用。所以,通过城市市场形势的转变,非企业职工收入的增长必将带动企业职工收入的增长。
  以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来振兴城市市场,从而带动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非企业职工收入的增长,可以产生抑制城市市场疲软的作用。但是,由于它在城市居民收入中的份额不占优势,其力量还不足以振兴城市市场。城市市场的振兴,关键在于企业职工收入的增长(另外还依赖于农民收入的增长)。而企业职工收入的增长又取决于市场,只有随着城市市场形势的好转,企业职工收入才能迅速增加。正因为如此,它和非企业职工收入不同,后者依托财政资金的分配,可以一步到位,前者则须经历一定的过程。
  随着城市市场容量的扩大,不但城市居民收入可以得到增长,农村居民收入也将增长。这是因为,城市市场所包含的商品,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农产品,或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而农村居民收入既决定于向城市提供的商品的类别和数量,又决定于这些商品的市场价格,所以城市市场容量的扩大,必将带动农村居民收入的相应增长。当然,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主要决定于农村经济的运行。比如,在当前着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对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这一措施作用的发挥,要有一个兴旺的城市市场与之相配合。否则,如果城市市场不能摆脱目前的疲软状态,农产品需求、服务性需求和生产性需求不断萎缩,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落,那么农村居民收入就不可能增长,甚至会出现负增长。最近几年农村增产不增收或少增收现象的发生,原因正在于此。这是应该引以为训的。
  以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来抑制农村市场的疲软,从而带动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近几年农村市场容量之所以萎缩,是因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有时还出现负增长,因而,由启动城市市场所促成的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可起到抑制农村市场疲软的作用。所以,随着城市市场疲软的缓解,不断蔓延的农村市场疲软也将趋于缓解。不过,农村市场从疲软走向兴旺也得经历一定的过程。
  农村市场疲软的缓解,意味着其商品容量不断扩大,而农村市场商品容量的扩大,将会带动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这是因为,为农村市场所容纳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品。鉴于农村人口多倍于城市人口,农村也理应成为工业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因而,城市居民收入特别是企业职工收入的增长,既依存于城市市场,更依存于农村市场。因此,农村市场容量的扩大,必将带动城市居民收入有更大程度的增长。这样,城市市场在摆脱了疲软之后就会开始走向兴旺。而农村居民收入和城市居民收入则有所不同,它主要依赖于城市市场。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之所以减缓,就是因为城市市场上粮食、棉花和工业消费品严重积压,其市场价格跌落。所以,由启动农村市场所促成的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可起到迅速扩大城市市场容量的作用。而随着城市市场容量的扩大和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农村市场也必将摆脱疲软,进而走向兴旺和繁荣。
  消费启动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过程
  因为当前的市场疲软相当严重,实行消费启动必须经历一定的过程。大体上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抑制。所谓抑制市场疲软,中心是要控制商品的积压。这就是:积压商品仍然存在,但其规模不再扩大;商品积压仍造成生产能力的大量闲置,但停产和半停产的企业也不再增加。在这个阶段,非企业职工收入增长应带动企业职工收入的增长。若整个城市职工收入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那就可以有效地抑制城市市场疲软的蔓延,城市市场的商品容量也将有所扩大。此时物价水平可能仍在下降,不过其下降的幅度可维持在现有的水平。在这个阶段,对城市市场疲软的抑制,是通过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商品需求的扩大来实现的。
  第二阶段:缓解。所谓缓解市场疲软,重要的是要逐步压缩积压商品的规模,同时提高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在这个阶段,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应带动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当然,这要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因为城市市场疲软不再扩展,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将会起到缓解市场疲软的作用。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则可抑制农村市场疲软的扩展或蔓延。也就是说,城乡市场形势都会有某种程度的转变。此时物价水平下降的幅度必定缩小,甚至止跌回升。
  在这个阶段,由于市场的强大压力,超前生产将逐渐被抑制。城乡市场形势的好转,这时主要依赖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但是,对于超前生产的抑制,对城乡市场形势的好转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相互促进,这就为摆脱全国范围的市场疲软提供了可能。
  第三阶段:转化。市场从疲软走向繁荣兴旺,这里称之为转化。其目标是,市场既不存在商品积压的束缚和制约,又不存在令人忧虑和烦恼的商品短缺。与此相联系的是,生产能力获得了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在这个阶段,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它应能带动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如果能够真的做到这一点,全国市场的商品容量将迅速扩大;物价总水平在经历一个时期的下降之后,也将走向基本稳定。
  消费对经济运行的启动作用,不但表现在市场方面,更反映在生产和投资上。生产的增长不再受商品严重积压的牵制,因为随着全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市场上商品需求已明显扩大。另一方面,超前生产在市场的制约下已得到有效抑制,不会再产生新的更多的积压。由于生产能力已得到比较合理的利用,要增加生产,就必须增大投资。生产和投资的增长,将为市场容量的扩大提供可靠的保证。在这时,消费启动的作用就会全面地显示和展现出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