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懒汉的工作方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4-25
第3版()
专栏:

懒汉的工作方法
应麟
谁都知道:全国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甚至一个县、一个区之内也有许多不同的情况,因而要想把农业经济纳入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农村中的党组织在领导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组订生产计划的时候,必须作好调查研究工作,按照具体情况办事。只有这样订出来的计划,才能符合党和国家的要求,而又适合于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
但是,有不少农村党组织的工作人员,在领导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组订农业生产计划的时候却违背了这个原则。他们“怕麻烦”,“图省事”,不愿意多跑一些路,多作一些调查研究工作,甚至连脑筋也不愿意多动一下。有的是把下面报来的情况简单地综合一下,送给他们的上级或者发给下面,就算完事了。还有的甚至采取了依样画葫芦的懒汉式的工作方法。
这里就是一个例子:湖南省武冈县五区白塘和岐塘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他们今年的生产计划的第一段上虽然写着:“根据增加生产、多打粮食的方针和我社具体情况,在充分思想发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九五五年生产计划。”但是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的。一九五四年冬天,这个区发展了一批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批社要订今年的生产计划。区委会不知道这个工作应该怎样做。按理说,不懂就应该好好地学习,除了向别的地区的先进经验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向实际学习向群众学习。但是负责领导全区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的区委会委员刘昌荣不走这条路。他翻箱倒柜地把一区高桥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九五四年的生产计划找出来,先把它拿到自己亲自领导的一个农业社,要这个社依样画葫芦地订出了一九五五年的“计划”。然后他就喜气洋洋地回到区里,同区里的秘书商量了一下,就把高桥农业社的这份计划中的大部分具体数字和社名删去,留下空白,翻印出来,装订成册,给五区的每个农业社发下两本,让他们照填。因此,这个区的十一个农业社的一九五五年生产计划,除了一些具体的数字不同以外,不仅内容是相同的,甚至连字句都是相同的。
这种生产计划,如果订的时候就是为了“摆样子”,并不准备实行,这当然已是很坏的作法;如果硬要把“摆样子”的计划去贯彻实行,这就会产生更大的恶果。因为这个计划不符合实际情况,就行不通。行不通又硬要行通,结果,就发生强迫命令,甚至发生违法乱纪的行为。很显然,采用这种方法订生产计划,不但不能把农业生产纳入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保证国家农业生产计划的完成,而且还会破坏国家的整个生产计划。因此,这种懒汉式的工作方法,我们是必须反对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