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企业信息化难在哪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2-27
第4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企业信息化难在哪里
  程刚
  一位企业经理说过一句话:我国有些企业搞了很多信息化系统,不但没有为企业带来效益,反而还要花钱养活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笔者以为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外部原因
  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管理上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企业长期以来运用的是计划经济模式,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十几年时间,还有很多尚待完善的方面。比如:社会经济管理秩序不规范,没有形成信用消费体系,金融监管力度不够,相应政策法规不配套等。在企业内部,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模式比较容易,而在企业间,如企业相互间销售、采购、财务结算等业务往来就比较难处理,必须适应中国特色。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企业信息化道路,还要我们作出艰苦的努力。
  自身原因
  首先,企业人员是否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是否能适应计算机化管理;人员素质是否能适应先进的计算机模式下的集成管理和改变业务流程的要求;其次,我国很多企业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基础数据缺乏、不准确,采取的是一种比较盲目的感性管理模式,如果要想一下子进入一种很先进的管理状态,需要中间过程;另一方面,因为业务流程的调整,会影响到相关部门、相关岗位的权力、责任、利益、工作量等因素,就会产生内部的阻力,协调不好也不能成功。而且,很多企业计算机管理项目的目标和方向出现了偏差,往往是为了搞计算机管理而上计算机工程,偏离了企业根本的出发点。
  供应商因素
  目前,国内企业使用的软件很多是完全按照国外管理模式运作的,运用规范、简练的模式来实现其业务流程,可是在国内社会经济秩序环境下,业务流程的复杂性导致国外软件处理不了很多常见的企业管理问题,这就存在了一个国外软件与国情特色管理需求之间的矛盾。另外,国内大多数软件不具备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核心,因此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大部分甚至不能满足企业基本的管理需求。
  服务不到位也是一条重要原因。供应厂商的服务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尤其在现阶段,企业的管理人员、计算机工作人员素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作为供应商应该提供特殊而又全方位的服务。
  总体看来,供应商提供的系统价格偏高,尤其是某些国外软件厂商的产品和服务。高投入对企业管理变革的尝试行为造成的风险太大。所以应在局部进行尝试,以较小的投入在短时间内见利见效,取得经验、教训和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认知与认同,再逐渐投入和扩大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改革范围,这样会减少企业风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