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变害河为利河——治黄展览参观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4-26
第2版()
专栏:

变害河为利河
——治黄展览参观记
 新华社记者 君谦
治黄展览会在四月十七日在郑州市开幕了。当人们伴随着黄河大合唱的歌声走进展览馆时,首先就被高悬在门上的“变害河为利河”六个大字强烈地吸引着。展览馆里陈列有甘肃省唐徕渠、洛阳龙门石佛等照片,有“伟大的黄河”模型,有“黄河流域概况和历代变迁示意图”电动模型。它告诉人们:黄河是我们祖国的第二条大河,全长九千七百多里;流域面积七十多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居住有一亿八千万人口。黄河两岸是我国的小麦、谷子和棉花的主要产区;这里盛产烟叶和大宗的畜产品;地下蕴藏有煤、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黄河原是我国人民的一大财富,只是在历代的反动统治者长期摧残下,黄河中、上游古代的森林和大片的草原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日益加重,才使黄河成为多淤善决的悬河。
观众们接着从展览会上看到了人民治黄的巨大成就。电动模型告诉人们:人民治黄九年的总投资,相当于反动统治时期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三二年的几十倍,其中用于治本准备、水土保持、兴修水利等项的经费,是逐年增多的。到一九五四年,黄河下游共培修了三千多里的大堤,黄河大堤的堤身已高出一九三三年洪水位一点五公尺到三公尺。黄河下游堤防沿线原有的秸料坝埽,现在已经改为石料坝埽。九年来治黄的工人对大堤普遍进行了锥探工作,发现堤身内部洞穴八万多处及时加以整修和填补,使黄河大堤更加坚实可靠,大堤防御洪水的能力逐步提高,从而赢得了安渡八次大汛的奇迹。几年来,黄河下游所修建的石头庄溢洪堰工程和东平、梁山滞洪区,并为防御二万三千秒公方流量的异常洪水做了准备。展览会上还展出了著名的引黄灌溉济卫工程。它现在能放水灌溉武陟、新乡等县六十多万亩农田。灌溉区内在一九五二年秋、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四年麦季的农业增产达到了八百八十万元。黄河水被引来调济卫河的水量后,从新乡到天津和塘沽九百三十多公里的航道,在涸水期也能保持正常的水位,货运量大为增加。展览会上还展出过去几年在黄河下游兴办的其他各项水利工程。一九五三年年底完成的黑岗口虹吸管引黄工程,改变了开封市的环境卫生,黄河的水灌溉了开封市周围二万多亩土地,开封市的工业用水也得到了充足的来源。其他还有山东省利津县虹吸管引黄工程和菏泽专区宋金河控制闸等工程。
会上展出的黄河流域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部分,给人们算了个账:黄河中游地区每年被冲刷的泥沙,经过陕州输送到下游和入海的有十三亿八千万吨。这就使得黄河下游河道多淤,难治;中游黄土高原地区被冲得肢离破碎,千沟万壑。一九五○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始在甘肃、陕西等地建立水土保持实验站,动员当地农民在坡地上植树、种草、修梯田,使“水不下原,土不下坡,泥不出沟”,使泥沙流失大为减少,为根治黄河创造了条件。展出的展览品接着告诉了观众,人们为了摸清黄河的病症,在水文工作和泥沙研究方面所作的努力。人民治黄以来,先后以在黄河干、支流各地建立起二百处水文站、四百处雨量站,构成了全河的水文控制网,以致在每年汛期可以迅速而及时地得到可靠的资料,做好洪水预报。与此同时,黄河沿线的水文工作者又整编了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五二年黄河的水文资料,对历史上几次著名的大水做了分析,为今后防洪和治本工作工程提供了可贵的水文资料。参加水文和泥沙研究工作的广大职工,在工作中发挥了社会主义劳动热情,发明了和创造了许多新式仪器。如潼关水文站工人创造的降雨警铃,可以把下雨的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自动告诉室内工作者,管雨量的人再不用日夜守着降雨计了。黄河水利委员会建立的泥沙研究所,已对黄河泥沙的来源、特点和运行规律有了认识,为根治黄河作出重大贡献。
当观众们走进第二展览室时,便看到参加治黄的人们在测量、钻探和查勘等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里有勘测用的各种仪器,有在险山凶水的三门峡日夜进行测量和钻探的紧张场面的模型,有经过千山万水从河源取回来的石头,有从陕北安塞县采来的七千万年前的鱼化石。已发展到一千多人的测量队,五年来完成了地形测量四万六千平方公里、精密水准测量五千二百平方公里。大批的查勘队,走遍了黄河的全流域,越过了无数崇山峻岭,急流险滩,查勘总面积达四万二千平方公里,查勘河道二万一千六百多公里。经常在峡谷中艰苦工作的钻探队,已经钻探了几十处坝址,总深度达一万四千公尺。
第三展览室里的展览品特别吸引了观众。它也形象地说明了人民改造黄河后的幸福的远景:将来浑浊的黄水要变为清水,决口和改道的灾难要成为历史名词;大批水电站发出的便宜电力,可推动沿河城市和工矿经济建设的发展;水库和壅水坝可以使沿河出现许多新的大灌溉区;中、下游数千里的河道内,扬帆鸣笛的帆船和轮船,可以畅行无阻;西北土地贫瘠的高原地区,将要变得风调雨顺,美丽富饶。
机械展览场里陈列着的动力车、钳工车、锻工车、修理车等一套活动工厂,和钻探机、钻探用的抽水机等机械,观众们从这里了解了国家治黄的决心,治黄投资的巨大,治黄的规模。(附图片)
黄河河床的石板上面,覆盖着厚厚的沙石混合物,影响钻探工作的进度,钻探工人们用顿钻把沙石层钻透,露出石板后,再用旋转钻机进行钻探。新华社记者 赵淮青 摄
测量队员们在三门峡鬼门岛附近测绘地形。
周中孚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