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车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位年轻大学教师的“车观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03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

  车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位年轻大学教师的“车观念”
  本报记者 顾兆农
  李飚是东南大学建筑系青年教师,今年30岁刚出头,自己已经拥有了一辆富康牌小轿车。
  虽然汽车现在已经开始走进个人消费领域,但是,拥有者毕竟还是很少。据说,南京私人轿车的数量,在全国同等城市中算是少的。而像李飚这种并非私人老板的小轿车,就更少了。
  跟通过其他途径找过的几位采访对象一样,李飚开始也不太愿意以自己的车子为话题接受采访。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是也反映了人们在“车观念”上还有某种障碍?
  经过“做工作”,李飚终于谈开了。
  “问我为什么买车?第一是喜欢,第二是需要。”
  喜欢汽车的什么?风驰电掣、一帆风顺、勇往直前、随心所欲……说不清楚,反正喜欢。然而,需要是实实在在的。住得比较远,上下班需要;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要经常跟社会上许多方面打交道,东奔西跑是工作的需要。生活和工作都用得着,这是李飚决定买车的最重要因素。
  一年多以前,李飚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这辆轿车,车款在两年内付清。
  “作为东南大学第一个购买私人轿车的教职工,你买车前后,有没有过什么顾虑?”“有过一点。”李飚告诉记者,刚刚买车的那阵子,明明学校有很多停车的地方,他却偏偏把车子停在校外,为的就是避嫌。后来,时间长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这才大大咧咧地把车开进了校园。其实,大家除了觉得有点稀奇外,也没什么。
  李飚说,他北京的许多同学都买了车。清华、北大等校园已经到了拥有自己轿车的教师经常为在校园找不到停车位而犯愁的程度,在这方面,跟南京的大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其实,南京能买得起轿车的人还是有的。为什么买车的人相对较少呢?李飚说,大家也议论过这事,主要是觉得南京城市相对较小,南京人所谓的“远”,内涵和北京、上海等城市是不一样的。从学校同事的情况看,他们大多住在学校的附近,自己买车,好象实在是犯不着。
  李飚认为,车作为代步的工具之外,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但给自己带来了效率和效益外,还使生活便捷、舒适,这本身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次,李飚手上的工作正忙在劲头上,突然,工作需要他立即到浙江萧山去签订一份合同。要是以往,他要么中断手上的工作,要么拒绝出差。可是,自己有了车就不一样了,驾车前往,说走就走,当天来回,合同也签了,自己手上的工作也没耽误。现在,李飚以南京为中心,到距离400公里左右的地方活动,都是自己开车去。
  由于专业上的需要,李飚经常到南京的一些小区去参观、感受。“有意思的是,以前自己没有轿车的时候,常常遭到一些小区管理人员的盘问和拒绝。如今,有了自己的轿车,不仅几乎可以长驱直入,而且,有些小区的管理人员还肃然给自己敬礼”。李飚说。问他南通家乡的父母是如何看待他们这个儿子的私家车时,他说,父母亲还是有一种自豪感的。李飚的哥哥在美国,得知自己的弟弟在中国买了辆“私家车”,说:在美国,是没有公家车和私家车的概念区分的。
  问李飚开车的感受,他说,从来也没有因为有了自己的轿车而得意过。有了自己的轿车,其实也不是想象的那样,好像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因为随着车辆的增多,道路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
  关于车和路的矛盾,李飚认为,其实,开自己的车,对国家是一种贡献:首先,支持了轿车工业的发展;其次,税费直接增加了国家收入,而养路费对道路建设的贡献更是直接的。用限制发展个人轿车的方式,来缓解和避免道路拥挤的矛盾,是一种消极、静止的方法,是缺乏群众观念的表现。反之,则不然。当然,某些阶段性的、暂时性的限制措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从根本上看,还是要坚持按照小平同志说的那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现在,汽车消费的环境越来越好:有分期付款、租赁、租售等多种销售方式,还有良好的个人汽车消费的舆论氛围。
  看到李飚买车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那份潇洒和便捷,东南大学的一些青年教师心里也痒痒的。他们跟李飚说,也想买辆车呢。而不少学生也喜欢车,有的已经有了驾驶执照。(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