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记者招待会 五位政协委员就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回答记者提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09
第6版(两会专版)
专栏:

  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记者招待会
  五位政协委员就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回答记者提问
  本报北京3月8日讯 记者孟宪励、刘琼报道: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记者招待会,五位全国政协委员就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委员们表示,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内容广泛、影响深远的改革,有的改革措施已取得明显成效。
  这五位委员是:清华大学前任校长张孝文,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任彦申,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左铁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沈士团,北京医科大学校长王德炳。
  问:去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学生家长一方面对子女有学上感到高兴,但也担心如果长期扩招,学生质量是否得到保证?
  沈士团:扩招是在各高校通过挖掘内部的潜力,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能力,来确定扩招的数量,因而扩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何况目前扩招也是有限的。各校在考虑扩招时,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的。
  问:现在全社会都在呼吁加强学生素质的教育,请问高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什么?
  左铁镛: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当前教育的核心是适应21世纪高素质的人才。为此必须转变目前单纯的科技教育和过分狭隘的专业教育思想,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知识及能力相比,是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人才的质量,是全面素质教育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必须加强。
  问:去年北大、清华率先大幅度地提高教师的津贴,此举在社会上特别是教育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请问该如何看待此项改革?
  任彦申:此次改革不是普调工资,也不是滥发奖金,是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的必然要求。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择优竞争的方式,分层次精选出学校的骨干队伍,探索建立一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建立一种能体现多劳多得和优劳优酬的新分配格局。
  问:政府提倡民办高等教育,但有的民办学校遇到不少困难,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如何办好民办高等教育?
  张孝文:现在由社会力量兴办的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已有1200余所,在校生达150万人,可以说民办高校已有了相当的发展。这1200余所学校,绝大多数是属于非学历教育机构,学生要通过自学考试才能取得国家承认的文凭。其中具有颁发大专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数量还很少,仅有37所。
  问:院校合并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据说北京医科大学要和北京大学合并,请问对此项改革有何评价?
  王德炳:近年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共建、调整、合作及合并”,主要目的是打破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地方所有等弊端。北京医科大学是全国医学院校中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学校,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医学院校,而北京大学是著名的综合大学,两个院校合并重新组建新的北京大学,这是强强、大大联合,其目的是要建设成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