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0
第6版(两会专版)
专栏:

  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
  田均良
  一、科研单位与科教人员应直接切入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在世界银行贷款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中,均要求明确科技依托单位,并有科学实验的专项预算。建议借鉴国际建设项目的成功经验,改革生态建设项目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中应明确科学技术依托单位,预算中增设科技专项,对关键科学技术,通过公开招标等形式,鼓励科技人员直接投身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世纪工程。
  二、加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目前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重建的某些科学和技术的重大问题,学术界和建设部门的认识尚不够清晰。为此,建议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的项目中,组织开展黄土高原等重点建设区域环境与植被的演替历史、环境建设的水资源承载力以及水文效应、复合农林(果、牧)生态系统建设理论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
  三、强化试验示范成果推广力度,扩大试验示范规模。建议利用国家科技攻关试验示范区的工作基础,首先在不同类型区域建立乡际或县级中尺度试验示范区,结合地方建设,科学规划,增加科技投入,探索不同建设治理模式、目标体系及其配套的技术和政策,建设适度超前的实体模型,以带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序进行。
  四、建立国家生态环境定点监测网络。建议以现有的中科院、国家林业局等部委局生态监测研究站、点为基础,建立西部国家生态环境定点监测网络,并予以长期支持。监测网络采取定点监测与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结合,满足工程规划、进度监理与监督、效益评价等管理环节对信息的需求,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宏观决策与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信息支撑。
  五、加快组建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有关部门已联合申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建“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建议关注并加快该中心的组建。(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