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叙利亚 企盼和平 发展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0
第7版(国际)
专栏:迈向新世纪

  叙利亚 企盼和平 发展经济
  本报驻叙利亚记者 吕志星
  当2000年的钟声在世界各地敲响的时候,叙利亚的首都像往常一样地宁静,除了市中心几个五星级旅馆里灯火通明,不时传出阵阵欢庆新千年的欢笑声外,整个城市没有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电视台也没有播放热闹的联欢节目,人们平静地度过了这一难得的历史时刻。
  新年的第一天,房东老太太就找上门来,非常郑重地问记者,叙以和谈能够取得成果吗?叙利亚人民等待了30多年的和平是否真的就要到来?同叙利亚朋友见面时,他们谈论的中心几乎离不开叙以和谈这个议题。叙以和谈的成功和实现叙以和平成为叙利亚举国上下跨入新千年的理想和祝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自从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叙利亚为了收复失地,不遗余力地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甚至为此牺牲了经济的发展,渴望实现同以色列的战略平衡,以便最终实现同以色列的公正和平等的和平。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叙以敌对状况,终于随着1999年年底叙以和谈的恢复而呈现解决的曙光。和谈牵动着叙利亚上上下下每个人的心,人们期盼着叙以尽快实现和平,叙的经济得到发展,人民早日过上安居乐业的富足的生活。
  叙利亚在中东地区是一个自然条件较好、人口素质较高的国家。自阿萨德总统1971年执政以来,政局相对稳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在缓慢地发展。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长期占领,在叙利亚人的思绪中形成了一个顽固的噩梦,全国上下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收复这块失地,实现国家的领土完整。多年来,这一痼疾严重影响着叙利亚同外界的交流和本国经济发展。叙利亚按照传统的模式发展自己,人们保持着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首都大马士革依然没有失去其“作坊”的名称原意,“作坊”式的小商店鳞次栉比地充斥着大街小巷,整个城市却没有一个像样的超市。传递信息的因特网刚刚起步,申请入网是一项困难的事情,移动电话业务至今还停留在筹备阶段。为发展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叙利亚政府近年来采取了逐步改革和开放的政策,但由于周围环境的恶劣和本国法规制度存在的问题,引进外资的计划难以实现,资金严重缺乏制约了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1999年,叙利亚经济遭遇到新的困难,连年的干旱天气给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外贸出口继续滑坡。由于财政方面的困难,政府1999年国家财政预算计划推迟了一年才公布。
  叙以恢复和谈给叙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希望,阿萨德总统已改组政府,吸收经济专家和年轻人入阁,改变现内阁成员老化,思想僵化的状况,同时,政府加大反腐败的力度,撤换不称职的各级领导干部,法办贪污受贿分子。根据引进外资的需要,政府去年组成了专门委员会,修改了1991年制定的投资法,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为进一步引进外资创造条件。目前,叙政府正在着手修改旧的经济法律和法规,废弃半个世纪前制定而现在仍在沿用的法规,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叙政府在经济改革计划中,加大了对石油产业的投入。石油工业是叙经济的支柱,其收入列入国家的单列计划。石油出口额占国家出口总额的70%,国家财政预算的60%投入到石油工业。1999年叙石油出口比前一年增长了35%,石油部正研究招标修建全国第三个炼油厂,这将成为第一家私营大企业,同其它两个国营炼油厂并存,形成竞争机制,改变多年来国家企业独占市场的局面。现在,叙石油日产量为60万桶,其中出口32万桶。统计数字表明,叙全国有近60%蕴藏着石油的土地至今没有勘探。叙石油部长强调,“国家已制定了到2020年的石油生产规划,我们不仅想着今天的产量,而且想着20年或40年后的产量。”随着石油生产的发展,天然气工业在叙经济领域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天然气生产寄予厚望。据报道,叙政府正加快勘探天然气和天然气生产的计划,在全国生产部门中推广使用天然气,逐步用天然气取代石油,以便增强石油出口的能力。目前,叙天然气日产量为1250万立方米,计划到2001年达到2000万立方米。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着其它工业部门的发展。
  叙利亚多年来由于外部环境和国内政策造成的经济发展停滞状态,随着叙以和谈的恢复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将逐渐改观。人们将会看到,叙利亚逐步融入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以新的姿态进入21世纪。(本报大马士革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