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电信消费莫糊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0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

  电信消费莫糊涂
  本报记者 冉永平
  在电信消费中,消费者意见集中在手机质量和话费纠纷两方面。那么在日常电信消费中,消费者如何在这两方面避免损失呢?
  先说手机。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手机,如果从正常渠道销售的,不管国外品牌也好,国内品牌也好,应该说质量是有所保证的。但是,目前市场上有些手机是从非正常渠道进来的,即所谓“水货”手机,质量就难以保证。
  这部分手机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些不法商贩收购旧手机,换上新机壳,以旧充新,自然质量无从保障。一种情况是从境外带回的手机并非根据我国的网络特点设计,因此在使用上可能会出问题。由于消费者无法打开手机壳检查(而且,非专业人员即使看,也很难看出名堂),因此很难识别。唯一的防范办法是尽量避免图便宜在街头小店买手机,而应该在运营商指定的手机专营店购买。同时仔细检查进网许可标志(取下电池即可看到),一般假冒标志印刷粗糙。
  至于话费纠纷是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出现电话被盗打(对于市话用户和模拟手机用户即9字头号码用户较容易被盗打)的情况,事情就更复杂。避免这种麻烦出现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对于市话用户,目前市场上有一种防盗打电话机,可起一定作用,二是对于模拟手机用户,要尽量避免将手机借给别人。
  对于一般话费纠纷,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为手机用户提供的免费寄送话费清单业务将使问题简单一些,如果你需要每个月所打电话的详细清单,可以带身份证到电信营业厅提出要求,这样你每月的电话支出就“明明白白”了。
  目前,中国电信也在积极推进免费寄话费清单业务,但今年内只有省会及沿海城市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此项业务,其他城市要等到明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